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9章 (9)[第4页/共4页]

汝见八种。见夺目性当欲谁还 能观八种之见。名为见夺目性。既非缘生。当还何所。岂同八境各有所归 二释

佛言。如是如是 如汝所辨。不过见者无乃是乎。故云如是 二大众失其守

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只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各种像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所指物像既不是见。反应非见。若了唯真。更无是见非见。以不了故随语生执。洎乎征诘。罔知所从。向下会通皎然可见 三答释不知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问意。前对八境。权指妄见有无还义。因是得识本真元性不生不灭。为复只此表知性常。为更有义。别得真妄。故如此何得知等 向下。更约用有好坏体无差别。用约人辨。体对物论。斯则前后三义以辨真也。一显无生灭。二明有胜用。三示无不同。故此答释分为二科。一约用好坏以略明

因而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茫然者暝昧不明也。是见义既失。非见理复乖。终始难懂。守归何所。而不知能见所缘俱为劳相。是非即离。咸是缘尘。既法空之慧未开。智障之惑难破由是非无学者。一时惶悚 三法王安其意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 若此物处见精。定是我之真性。显是此性在我面前已离我体。此面前见既是真我。当今身心须不是我。复是何物 二难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若了色心。人缘和合虚妄有生。人缘分袂虚妄名灭。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存亡。了无所得。斯则了妄唯真无物可转为真转物。背尘合觉同诸佛矣。身心圆明者。身圆明则毛端现土。心圆明则遍照法界。此乃悟物咸真。即成妙用。故下文云。我以不生不灭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乃至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等。然上诸文。俱约对境辨见显不生灭。如敌手之开合。身之迁变。境之可还。物之不同。粗相而辨。密示生灭即不生灭。尚见外境是生灭法。今此会通。令了心之与境皆是迷己所成。无不测法能够相对。则法法皆如。尘尘咸遍。分较着示令悟本真同如来耳。下文纵有破诸疑问。一一随文。会通皆此意也 二破见性离身疑。此疑。因前佛令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了会通万法之旨。便谓如来令转前物成我真见。物如果见。此则见性离身而。有故成此疑。文三。一伸疑三。一疑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各种光亦物非汝。垂垂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极穷也。研穷汝之见性。自远至近。所见不过物像。非是汝之见性。芥小草也 二明非物之见是真性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