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40)[第2页/共4页]
驰名鬼伦。知名天趣。有无相倾起循环性 结轮转也。鬼伦天趣。略举四恶三善之二也。有无相待互成倾夺。升而复坠。有轮无初 三显正修行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 灭色取空。非真空性。妄谓为尽。故云不尽。以不能灰灭心智故。言此等者总指四天也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便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促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四空天人容是业报。彼四天王便是权化。以入大乘首楞严定为欲游戏四禅四空诸禅三昧成佛变乱。问前四禅王亦是权化。通凡夫耶。答四禅天王必兼凡圣。如前文说。五不还天四禅天王独占钦闻不能知见。此约一分凡夫所说。故知兼二也 二结示
阿难。如是天国饿鬼牲口人及神仙天洎修罗 结指诸趣
十方天下妙见圆澄。更无尘像统统沈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十方天下独一舍心。照了奥妙。圆遍澄寂。故云妙见圆澄。尘像慧障也。沈垢定障也。杂修上品。无漏功着。定慧障亡。故能妙见。圆澄十方天下。名善见也 四善现天
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世无杀盗淫 此示妄图随业也
立即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 此经家叙。佛答阿难七趣已竟。庆喜既默。众又无辞。合住说法。故云将罢法座。然禅发境地。非统统智孰能知之。若不与说。末代修行遇此难敌。故再凭几显悲深也
若于舍心发明聪明。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转意大阿罗汉 此正明转意也。若于有顶禅中。故云舍心。发无漏智。顿断上界四地三十六品俱生烦恼。便证无学。仍又转意向大乘道。更不入于空识等处。以无上地惑故。然转意入大。有深有浅。但随破惑有深浅耳。此类还是乐慧那含。故得慧光圆通便出尘界 二辨入者类殊二。一别明四天四。初空处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统统处 空处无色而存空。识处亡空而存识。皆名统统。今此空识俱亡。故云空色既亡识心都灭。此二句先破三法也。十方下。正明行相。十方者诸法也。所缘色空识心等法一无所存。故云寂然。所缘既寂能缘不可。故云迥无攸往。以行人厌患于识三世之识无边沿多则散能破于定。故舍缘识。转心依无统统法。心与无统统法呼应。名无统统处定。然今修大乘者多滥此定。但统统无著心无所寄都无一物便是大乘。如顽空无异。而不知。善能了达诸禅境地。断伏历然道品次第。如大圆镜鉴于万象不差不错。方是大乘真修禅也 四非非想处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有修罗王。执持天下。力洞恐惧。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窜改有。天趣所摄。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冘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牲口趣摄 法华瑜伽亦说有四修罗。大同于此。诸说修罗。或天或鬼。皆不了然。此经清楚。可为标准 三结妄因以诫离二。一结妄因四。初总结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