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1章 (11)[第3页/共4页]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 色灯光也。灯实有光。未曾有影。今见影者乃是眚病使之然也。以此而推。所见之影能见之见俱为眚病

诸有智者。不该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捏犹月也。非形见也。非见形也。智人不言此月生处是形是见离形离见。译人用巧。变其文耳 二合

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此显真觉妙明非生非灭。阔别统统虚妄倒置湛然常住。故非眚也。言觉缘者。觉之启事行相也。如前文云。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等

阿难。统统众生循环人间。由二倒置别离见妄。当处产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一念心动。名为别离。动故有见。俱无实体。故云见妄。此一念动无别所依。只迷一真突但是起。故名当处产生。此即无明无始义也。起信云。以不达一法界故。俄然念起。名为无明。即此无明动心。名之为业。动即有苦。果不离因。故云当业轮转。此显无始底子无明亦名为业亦名见妄。以下文云。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名为劫浊也。妄见是一。约人分二。故有同别之名。众生望佛。见无见殊。又众生妄识。缘境有异。故名别业。以下文云。见我及汝并诸人间皆即见眚。性非眚者。故不名见。起信云。若离业识则无见相。应知未离业识。则皆有见。无见即真。有见皆妄。故云妄见。此之妄见。约众生界。彼彼皆然。故云同分。是知。妄见是一。约人名异。故不成将常途二业而得相配。恐失经旨。下文即云。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现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问阿难此疑见见非见。故请开示。如来何故不便直答。而却广明二种妄见耶。答若不广示妄见有见。不能显于真见无见。若据阿难所疑。既名真见。合须有见。如何却云见见非见。若见无见。应不名为见夺目元。而不知寂而常照故名真见。照而常寂故非是见。故佛广约一人多人。对辩真妄见无见异。应知。未离无明眚病。俱名有见。眚病若亡。彼见精真。故不名见。以下细辩 二双释能喻二。一别业三。一别征略示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 见与明合。暗相现时明相必灭。既与明合。应随明灭。不该见暗。设使不灭亦不见暗。以此不与诸暗合故。合即有见。分歧无见。如鼻闻香 二破转救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陀罗尼此云总持。然有一字多字无字之异。若指下文神咒。即多字也。若显实相妙理。即无字也。今此所明真觉妙心。是诸三昧妙修行门之基址。故若不通达而修行者。皆为邪僻。故指此法为通衢耳

各种恶相。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所现不一。故云各种。皆是灾恶所表前相。凡夫五浊同业共感。如恶相国。诸佛净土独一清净。如不见国 三双例所喻二。一总标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明相既尔余境亦然 二破合二。一总征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见如果和。和必从境。故举此四境。总而征之 二别破二。一就明推破四。一明见相杂何形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人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堆叠 目喻真见。眚喻业相。眚因热气逼成。业因无明所动。灯喻法性。夜见喻妄见。圆影喻五蕴。斯则由不照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动。说名为业。以依动故能见。依能见故境地妄现。以有境地原因起心别离等 二广破即离二。一别破二。一破即灯即见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