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朋友[第1页/共2页]
沐夫子心中欢畅,也没在乎沐易问的尽是些与科举不相干的事情:“屋后的藏书,皆是前朝所留之书,只可惜本朝建国后,毁道灭佛,能留下些许已是万幸。”
沐老夫子哈哈大笑:“夫人此言差矣,你看那些整日繁忙的农夫,大多年不过六十。我等读书论经之辈,皆能年过花甲。”
沐老爷子看儿子余暇时候也不出去找别的野小子玩耍,还在屋内苦读,心中大为欣喜,心想这必是可造之材,却料不到沐易看的尽是些乡野奇谈罢了。
沐老爷子难堪不已,只得转头对沐易道:“易儿,你克日所读何书,如有不解之处,尽可向为父扣问。”
沐夫子捋捋长须笑道:“甚好甚好。”
改朝换代后,夏伯玄对科举停止了改头换面的大改革。畴前朝的单一理科,扩大为:文、兵、匠、武、算、法、经、医等二十余科。
而其他各科只要乡试,乡试通过者赐与举人称呼,到县衙各司其职。此中武告发酬各州县团练使;算、法、经、医等科各任库正、狱正、吏目、医正等职;会试不中的文、兵、匠科举人等也可得学正、兵司、匠监之职。可谓人尽其用,大夏朝也在短时候内强大,力压周边各国。
大夏国科举,与前朝已大不不异。建国天子夏伯玄本为前朝工匠世家出身,常常被朝廷征召修宫殿、建皇陵。对人间百态和朝堂旧事都了如指掌,特别对科举的八股文深恶痛绝,只言其择冬烘弃贤能,为亡国之祸端。
本来前朝大周信奉佛道,广开寺庙道观。光都城就有梵刹万余座,道观数千。且和尚羽士不消耕作劳作,不需征税服劳役。百姓纷繁剃发修行以回避耕耘劳役,天下十人中竟有四五人都是削发人。连前朝天子都信奉玄门,整日找游方方士为他炼灵药、修道行,企图长生不老,修炼成仙。
沐易看父亲兴趣颇高,就大起胆量问道:“小子比来浏览颇多,在后屋找寻到很多前朝古书,多为道经之类。却不知为何残破不堪。还请父亲解惑。”
这沐老夫子一辈子爱书,非论奇志小说,还是稗官别史都皆为爱好。谈及此事,也不免嗟叹不已。
可沐易本人实则对文举并无兴趣,只是喜好读书,非论经史子集,还是兵法别史,都爱不释手,广有浏览。只是一到了书文写对,就一筹莫展。
沐老夫子感受儿子长大了,心中自是欢乐。只是不知这沐易,竟能用这前朝道经,搞出前无前人的新创举!
夏朝天子建国后,深感佛道之说虚无缥缈,只引得公众不事农桑,减弱国力。遂命令毁道灭佛,裁撤统统寺庙道观,强令和尚羽士出家。还四下汇集道经佛经,当场焚毁、今后免除佛道,独尊儒术。
沐夫子听儿子竟能说出这番大事理,心中也极其欢畅。破天荒地让云氏拿酒来,要与儿子对饮。云氏见父子二人欢畅,也不便驳了他们的兴趣,就温了一壶老酒,端给爷俩享用。乐呵呵地看着儿子喝的满脸通红,还不住与父亲谈古论今。
云氏怒道:“你就会说这些正理,怨不得别人说读书人酸腐。”
<em><em>存眷官方qq公家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浏览,最新资讯随时把握</em></em>
此中理科、兵科、匠科有乡、会、殿三试,殿试金榜落款者直接委以县令布政、参将谋士、工部员外郎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