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何处追韩信[第2页/共4页]
向北是危途,那么向西走宁强,过嘉陵江,或者由宁强向南入川行不可呢?韩信恐怕也不会在这两个方向上动心机。因为向西或入川北,则为羌、氐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韩信不成能在这里打“游击战”,也拉不起大步队来,他到这里做甚么?并且向西或向南,要超出“铁锁关”、“阳平关”,这里仍然属于刘邦的权势范围,一旦遭受当真盘问,露了马脚可如何办?
马道街在今陕西省留坝县。据清朝嘉庆年间修撰的《汉中府志》记录,马道街四周有条马道河,当代称“寒溪”。韩信从汉中出走行至这里,恰逢溪水暴涨,夜间无船不能度过。正在焦心盘桓时,被吃紧赶来的萧何追上。韩信眼看过溪有望,又被萧何的诚意打动,只好承诺归去看看再说。想不到归去真被拜了大将,韩信发挥军事奇才,成绩了刘邦的宏伟帝业。有人写诗叹道:“不得寒溪一夜涨,哪有汉家四百年。”说的就是萧安在此追上韩信的事。清嘉庆十年(1805)和咸丰五年(1855),有人在马道河边立了石碑,称此地为“萧何追韩信”处,并记录了此中的一些情节,说得如见如闻,不由得人不信。
“褒斜道”说
“西流河”说
“马道街”说
《史记・淮阴侯传记》中说得很清楚:“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当产生在蜀地。汉王刘邦元年仲春,项羽分封刘邦为汉王,统领巴、蜀、汉中三郡,王都设于南郑(今陕西南郑县)。韩信恰是在这里逃离刘邦,古米仓道上的“截贤岭”,即萧何追上韩信之地。
“截贤岭”说
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宋祝穆《方舆胜揽》和《陕西通志》、《南郑县志》等记录,秦汉期间由陕西汉中到四川巴中,其必经之地为米仓道(属今南江县境),此路盘曲难行,常有野兽出没。米仓道上最高的是“孤云”、“两角”二山,东西对峙,其势险要。谚云:“孤云两角,天去一握。”要想从蜀地东归,插翅也难超出这里。在这两山之间,有座不起眼的“截贤岭”,韩信至此上马步行,想不到被萧何反对在这里。官方传说此处原名“仙台山”,因为萧何、韩信的故事才改了名字。厥后人们在此建了“淮阴侯祠”,很多韩姓人来这里祭奠。唐朝杨雄在集州(今四川南江县)当刺史时,特地到“截贤岭”凭吊,立下了“汉相国萧何追韩信至此山”石碑。此碑在北宋末年移入南江县学,厥后在战乱中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