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魏晋三大才女[第1页/共3页]
平舆属汝南郡,不属汝阴郡统领,但苏骐老是这般有礼而热忱,让人难以设想他竟是流国蠹!
陈操之道:“平舆是鄙人此行必经之路,不知苏大郎可肯与鄙人同业?也好一起向苏大郎就教两淮风景。”
当夜,苏骐将路遇陈操之之事一一贯父亲苏道质禀报,又说陈操之甚是赏识若兰妹子的回文诗,并且晓得若兰妹子的闺名,苏道质对此也是大感奇特,不过也没多想,只叮咛儿子苏骐谨慎防备,莫让陈操之见到阿谁氐秦来游说的使者。
陈操之浅笑行礼道:“苏大郎威武过人,操之见到苏大郎,便知淮北多豪杰。”
陈操之小巧剔透之人,便命军士暂驻堡外,他与冉盛、沈赤黔领二十军士入城堡。
苏骐探头一看,笑道:“让陈使君见笑了,这是幼妹游戏之作。”
陈操之留苏骐在帐中饮茶叙话,一面展开织锦赏看,忽见一块尺五见方的织锦上绣着一个漆盘,漆盘上密密麻麻绣着百多个蝇头小字,字分五色,宛转回环,陈操之略略一看:
郡太守道:“这位是出使氐秦的陈使臣,太子洗马、江左卫玠,苏大郎可曾听闻?”
苏骐连道:“岂敢。”内心惊奇道:“兰妹有这么大名声吗,声传江左了?不至于吧,兰妹本年才十四岁,足不出乡里,织锦之艺虽精美,但从不署名,这位陈使君如何会得知我兰妹的闺名,真是奇哉怪也!”
陈操之安然道歉道:“鄙人久闻令妹才名,今见此回文诗,莹心耀目,大为赞叹。失礼莫怪。”
陈操之瞻仰高槐,说道:“管夷吾尊王攘夷之策今亦有鉴戒之用。”
一个郡属吏识得苏骐,即唤住苏骐道:“苏大郎,来见过两位使君。”一面对陈操之道:“好教陈使君得之,这是平舆苏家堡郎主苏道质的宗子苏骐苏子翼。”
苏骐此番率部曲度淮,在亳州、淮南掳掠了两家富户和一队行商,很有收成,当然是不肯意与陈操之这数百军士同业的,但既然陈操之这么说,意殊殷勤,他也不好回绝,躬身道:“能与陈使君同业到平舆,鄙人之幸也。”
如许,陈操之、冉盛一行便与苏骐及其部曲同道往西北,苏骐密嘱其部下部曲,少言寡语,莫让这些军士得知他们度淮是为了掳掠,只说是运了一批织锦去淮南贩贸,平舆的织锦驰名两淮三吴,这此中尤以苏家堡织锦为最。
当夜在高塘集歇夜,因集镇小,堆栈住不下这很多人,冉盛便命军士在高塘集西的空位上砍木栽桩,建了一个军寨,内有八个军帐,安排军士轮番巡夜,苏家堡五十余人也在军寨边立下三个帐篷,安宁后,苏骐带着两名随向来军寨拜见陈操之,以一小箱苏家堡织锦为礼品赠送给陈操之。
汝阴郡古称颖上,东连三吴,南引荆汝,襟带长淮,颖水、泉河洄曲而过,地盘平旷,物产敷裕,乃淮北重镇,是管仲、鲍叔牙的故里,伯牙与钟子期、羊角哀与左伯桃、管仲与鲍叔牙,这是春秋三大典范友情,陈操之一行三百余人夙起分开郡城时,郡太守指着城郊道旁一株参天古槐道:“此便是当年管夷吾与鲍叔牙分开颖上时手植的龙爪槐,今已千年。”
苏骐当即做出如雷贯耳的模样,向陈操之深深见礼道:“本来公子便是驰名江左的陈使君,昨日道旁一见,鄙人失敬。”
《晋书》记谢道韫之事颇详,而记苏若兰仅上面所录的数十字,后代武则天为标榜女子才学,命上官婉儿写过一篇《窦滔妻苏氏织锦回文记》,内里记苏若兰事甚悉,苏若兰十六岁当时嫁给窦滔,窦滔是前秦苻坚时的秦州刺史,后镇守襄阳,窦滔专宠美妾赵阳台,未携苏若兰同业,苏若兰织《璇玑图》遥寄襄阳,言道:“盘桓宛转,自成文章,非我才子,莫之能解。”窦滔获得《璇玑图》后几次揣摩,得诗数十首,皆缠绵悱恻、密意内蕴,叹其妙绝,因而佳耦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