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上品寒士1》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四、魏晋三大才女[第2页/共3页]

4、魏晋三大才女

夜深,陈操之与冉盛辞归堡外军寨,苏道质挽留陈操之诸人在坞堡内安息,其意殷切,而陈操之也成心笼络苏道质,便留在了坞堡内。

。苏若兰以一幅《璇玑图》被先人誉为与蔡文姬、谢道韫齐名的魏晋三大才妇,《晋书.列女传》有载:“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后代研讨那八百字《璇玑图》的聪明才干之士多有,明朝学者康万民更是苦研平生,研讨出了一套完整的浏览体例,分为正读、反读、开端读、慢慢退一字读、倒数慢慢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当代人操纵电脑,竟从中得诗万余首,当然,有些诗已经拼集得很牵强。

《晋书》记谢道韫之事颇详,而记苏若兰仅上面所录的数十字,后代武则天为标榜女子才学,命上官婉儿写过一篇《窦滔妻苏氏织锦回文记》,内里记苏若兰事甚悉,苏若兰十六岁当时嫁给窦滔,窦滔是前秦苻坚时的秦州刺史,后镇守襄阳,窦滔专宠美妾赵阳台,未携苏若兰同业,苏若兰织《璇玑图》遥寄襄阳,言道:“盘桓宛转,自成文章,非我才子,莫之能解。”窦滔获得《璇玑图》后几次揣摩,得诗数十首,皆缠绵悱恻、密意内蕴,叹其妙绝,因而佳耦和好如初。

苏骐连道:“岂敢。”内心惊奇道:“兰妹有这么大名声吗,声传江左了?不至于吧,兰妹本年才十四岁,足不出乡里,织锦之艺虽精美,但从不署名,这位陈使君如何会得知我兰妹的闺名,真是奇哉怪也!”

平舆属汝南郡,不属汝阴郡统领,但苏骐老是这般有礼而热忱,让人难以设想他竟是流国蠹!

陈操之蓦地想起一人,脱口问:“令妹莫非便是苏蕙苏若兰?”

陈操之浅笑行礼道:“苏大郎威武过人,操之见到苏大郎,便知淮北多豪杰。”

苏骐早早就派人回堡报知其父苏道质,苏道质现为平舆县的游徼,只是挂名罢了,得知六品太子洗马陈操之路经此地前来拜访,从速出迎,待见到陈操之有三百精干军士,不由又有疑惧之色,彼时淮北诸流民帅对氐秦、慕容燕当然是提防备至,但对东晋的淮北诸刺史、将军也是不信赖的,这些流民帅只信赖本身、只想保住本身的坞壁、地盘和部曲,始平苏氏自十五年前由关中避冉闵之乱迁至汝南平舆后,招揽流民,扩建坞壁,短短十余年,苏家堡聚有男女人丁四千余,可供战役的部曲私兵八百人,是汝南一带比较强大的坞壁,但因为是近年才迁来的,以是分得的地盘较少,难以保持这庞大的宗部,苏氏父子少不得要干一些劫夺富户的活动,他们不会在本县、本郡扰民,淮南富庶,以是每年总有那么1、两次,苏家堡的人会度过淮河掳掠,当然,他们也曾到燕国慕容氏占据的许昌那一带抢割其小麦和小稻。

如许,陈操之、冉盛一行便与苏骐及其部曲同道往西北,苏骐密嘱其部下部曲,少言寡语,莫让这些军士得知他们度淮是为了掳掠,只说是运了一批织锦去淮南贩贸,平舆的织锦驰名两淮三吴,这此中尤以苏家堡织锦为最。

陈操之留苏骐在帐中饮茶叙话,一面展开织锦赏看,忽见一块尺五见方的织锦上绣着一个漆盘,漆盘上密密麻麻绣着百多个蝇头小字,字分五色,宛转回环,陈操之略略一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