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上品寒士1》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三十九、草堂二问[第1页/共3页]

刘尚值抓耳挠腮,看着陈操之,苦笑道:“子重,本日始恨常日不消功,唉,阿娇误我!”

刘尚值一窘,只好道:“七百里,七百里。”

徐藻并不住在吴郡城内,而是在西郊狮子山下小镜湖畔结庐讲授,草堂十余间,每日三讲,每次半个时候,上午讲声韵和洛生咏、下午讲《孝经》、夜里讲《庄子》,其他时候由门生相互辩难。

刘尚值看到冉盛在翻白眼,有些难堪地冲陈操之苦笑,低声道:“悔不该带她来此,真是费事。”

徐邈道:“两位既愿来徐氏草堂听讲,便由鄙人代家父各出一题考校两位——”看了刘尚值一眼,慢条斯理道:“这位刘兄莫要如许瞪着我,本年以来都是由我考校新来的学子,不是用心看轻两位。”

陈操之道:“败兴而来,答不对题而返,有阿娇作伴,又何憾焉!”

陈操之代为缓颊道:“仙民兄,我与刘尚值一起结伴而来,若他单独归去,我心何忍,不如由我代他答这一题如何?”

伴计讨了赏钱便归去了,陈操之、刘尚值持续前行,但见黄叶纷飞、衰草侵道,一派暮秋气象,而小镜湖的水却洁白清澈,四周都是常绿树木,湖水长年染着绿,似有浓浓的春意化不开。

陈操之毫分歧情他,大袖轻摆,木屐清脆,自顾大步向前。

陈操之浅笑道:“请徐兄出题。”

刘尚值内心不是很有底,对陈操之道:“子重,你先请。”让陈操之打头阵,他好听听徐邈是如何出题的、陈操之又是如何答复的?

徐邈品性松散,厌听夸大之词,先前听刘尚值说他父亲徐博士还高卧未起,内心就不悦,说道:“从钱唐来,也有千里吗?”

徐邈对陈操之观感甚佳,所出题目亦不甚难,现在轮到刘尚值了,徐邈出题道:“《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请用《庄子》原句解释之。”

徐邈问:“两位谁先答题?”

刘尚值喜道:“有何体例,快讲快讲。”

陈操之道:“体例也不是没有——”

徐邈双手交叠按在膝上,朝陈操之一躬身,挺直腰板,出题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何解?”

陈操之笑道:“我又不能预知徐博士出的何题,如何帮得了你!如许吧,我不出示葛师的荐书,与你一道答题,这可算是同甘共苦了吧?”

刘尚值面红耳赤,寒春季气额头冒汗。

吴郡国粹博士徐藻本籍徐州东莞郡,东莞徐氏乃儒学世家,尤擅经学和音韵学,五十年后果永嘉之乱,徐藻之父徐澄之与同亲藏琨带领本族宗亲和乡邻一千余人南下渡江,搬家京口,徐藻便是在京口出世的,徐藻自幼好学,博览经籍,对《孝经》、《庄子》和音韵学研讨甚深,又能说一口纯粹的洛阳官话,只因不是士族高门,不得朝廷重用,先为都水使者,前任吴郡国粹博士,江左士族后辈多从其学“洛生咏”。

徐邈击掌道:“善!子重兄通过了。”

这少年见陈操之姿容端秀、言语明朗,真是可贵一见的人物,行礼道:“鄙人徐邈,字仙民,徐博士便是家父,两位远来,请到草堂略坐。”

一语未终,就听到有人悄悄的“哼”了一声,从右首一间草堂里走出一个青衫少年,看年事与陈操之相称,个头比陈操之略矮一些,额广鼻挺,眉长目秀,有一种端凝静雅之气,除了肤色稍黑以外,论风仪之佳,不在陈操之之下。

陈操之浅笑道:“我可没有强你与我步行,你能够和阿娇坐车。”

“三香店”的伴计指导道:“那便是狮子山,徐博士的书院就在山下的小镜湖北岸,两位郎君沿这条松石路再走三里便到。”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