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上品寒士1》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九十四、江左第一痴[第2页/共4页]

四月十八,陆葳蕤分开吴郡去华亭陆氏墅舍等候平湖荷花的开放,这回陆夫人张文纨没有跟去,因为荷花开放还要再过半个月,只要陆葳蕤如许的花痴才会这么早就去等着。

陈操之道:“我再过旬日便要回籍,应当是你为我送别,英亭兄会吹竽,英台兄不会吗?到时为我吹一曲吧。”

祝英台转头看着道旁柳林,说道:“那好,到时我送你一程。”

陈操之固然感觉有些奇特,也没多想,只是问:“介弟归去,英台兄如何不一道归去?”

陆纳笑道:“这个轻易――嗯,刘尚值,此人我有点印象,人物轩昂,就不知书法如何?”

陈操之笑道:“如何能说对付,只是本日特别成心境罢了。”

话音未落,祝英亭就踅返来了,在檐外就向郗超见礼道:“郗参军,请借一步说话。”

祝英台立时发觉其弟英亭神态有异,心念电转,便即长揖道:“上虞祝英台、祝英亭拜见郗参军。”

郗超含笑看着祝氏兄弟的背影在门外消逝,说道:“操之,我料那祝英亭必去而复返――”

祝英亭笑容可掬道:“是,鄙人祝英亭,这是家兄祝英台,郗参军莫要叫错了鄙人的名字。”

祝英台道:“如何奉告你,你一夜都在陆府!英亭是临时有事才急着归去的。”

桃林小筑坐北朝南,正申时分的阳光从祝氏兄弟身后斜照过来,映得二人漂亮的面庞光影明暗,不甚清楚。

郗超与六个挎刀侍从牵着马,陈操之和冉盛步行,往南缓缓而行。

郗超回到草堂坐定,半句不提祝氏兄弟,陈操之天然也不会问,两小我也没再说谋入士族和桓温军府的事,只论黄老和佛陀,郗超对陈操之所持的“真如”说极感兴趣,细心答辩,陈操之便将慧能《坛经》对“真如”的阐述一一奉告,“般若”是聪明,而“真如”则是大乘佛教所谓的永久稳定的最高真谛和万物之本体,近似于道家的“天然”,这可比东晋梵学的“般若性空”深远很多,并且更轻易与玄学融会贯穿。

陈操之悄悄警戒,这应当是昨日论谢氏“狡兔三窟”的说法让郗超很惊奇,他陈操之一个十六岁少年如何能晓得这些,看来有些超前的认知最好是深埋心底,少说多做为妙,便道:“我并不识得谢氏后辈,只是尝听葛师提及过王、谢二族,到了吴郡,就听到了更多关于谢安隐居东山的逸闻。”

祝英台神采一凝,问:“子重兄不等免状下来就要归去吗?我听闻庾中正已派书记官代他去建康司徒府述职,最迟蒲月尾会回到吴郡。”

郗超点点头,说道:“谢安不出山是不可了,谢万恃才傲物,难当重担,克日在淮南都督军事,筹办北伐,恐怕失利不免――好了,不说这些,操之就送到这里吧,你下月便可遣族人赴建康拜见贾弼之了,但愿两年后在姑孰西府能与你相见。”

陈操之道:“尚值本日随我进城,此时正在门房等我一道归去,不如使君唤他来,让他当场誊写,如何?”

刘尚值衣冠楚楚地来了,很有士大夫的模样,见到陆纳,深深见礼,言语谦恭而不卑怯。

郗超放眼四望,说道:“吴中山川如画,若天下承平,我在吴郡、会稽卜地而居,优游山川、呼朋唤友,谈释论玄,难道妙事!”话锋一转,问:“操之见过陈郡谢氏的后辈吗,不然何故对陈郡谢氏如此体味?”

陈操之道:“我同亲好友刘尚值,也是此次定品的士人,我此次回籍,尚值在此留守代我支付免状,他倾慕使君风采,想在太守署衙谋一份差事,闲暇时也能聆听使君教诲,不知使君意下如何?”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