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伤寒杂病论》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2页/共5页]

右三味,平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能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黎明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不时恶风、大渴、舌上枯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成攻痞,抢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文蛤五两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断,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断,不能自还,因此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革更?、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革更?,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民气烦。

大黄六两,去皮芒消一升甘遂一钱匕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猪苓去黑皮,十八铢白术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今用人参作半剂。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实在而取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倒霉,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三两,炙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瓜蒂散方: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灌之。若灌之,其热被劫少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