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伤寒杂病论》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页/共7页]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革更?,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倒霉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茯苓四逆汤方: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115)脉浮、热甚,而反炙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小柴胡汤方: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86)衄家,不成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晌,不得眠。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疯者,以热鄙人焦,少腹当?革更?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以是然者,以太阳随经,淤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98)抱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脸孔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桂枝甘草汤方:

(59)大下以后,复发汗,小便倒霉者,亡津液也。勿治之,得小便当,必自愈。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83)咽喉枯燥者,不成发汗。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大青龙汤方:

小青龙汤方: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当,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85)疮家虽身疼痛,不成发汗,汗出则痉(疒[HT6]至)。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