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北山经(1)[第4页/共4页]
【注释】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其上多樗柘①,其下多流沙,多砥。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②,名曰那父。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竦斯,其鸣自呼也。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此中多磁石③。
【注释】
【原文】
【注释】
①薤:也叫蕌头,一种野菜,茎可食用,并能入药。
【注释】
【译文】
向北二百八十里,是大咸山,没有花草树木,山下盛产玉石。这座大咸山,呈四方形,人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种蛇叫作长蛇,身上的毛与猪脖子上的硬毛类似,收回的声音像是人在敲击木梆子。
【原文】
①赤鲑:身材呈流线型,有小圆鳞,口大而斜,锥状牙齿,是一种冷水性的经济鱼类。②尸鸠:即布谷鸟。
北方第一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作单狐山,有富强的桤木树,也有富强的花草。漨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泑水,水中有很多紫石、文石。
【注释】
①文:斑纹,这里指野兽的外相因多种色彩相间杂而闪现出的斑纹或斑点。题:额头。
【译文】
①葱:山葱,又叫茖葱,一种野菜,茎生有枝格,一边拔取一边又发展起来,食之不尽,夏季也不枯萎。②桃:山桃,又叫榹桃,也叫毛桃,一种野果木,果子很小,核与果肉粘连在一起,桃仁多脂,可入药。
【原文】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薤①,多丹雘。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耳麋身,其音如嗥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又能够御百毒。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成以上。有蛇名曰长蛇①,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②。
②:同“叫”,大喊。③磁石:一种天然矿石,具有吸引铁、镍、钴等金属物质的属性,俗称吸铁石,今称磁铁石。
①:即鳝鱼,俗称黄鳝,体形如蛇,又长又圆又光滑,肉味鲜美。②梧:即琴。③疣:皮肤上的赘生物,俗称瘊子。
【译文】
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此中多文贝。
【原文】
【原文】
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多葱①、葵、韭、桃②、李。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身,善笑,见人则卧,名曰幽,其鸣自呼。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之水。此中多滑鱼。其状如①,赤背,其音如梧②,食之已疣③。此中多水马,其状如马,而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译文】
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瀤泽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此中多鱼,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再向北三百八十里,是虢山,山上是富强的漆树,山下是富强的梧桐树和椐树,山南面盛产玉石,山北面盛产铁。伊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山中的野兽以橐驼最多,而禽鸟大多是寓鸟,形状与普通的老鼠类似,却长着鸟一样的翅膀,收回的声音像羊叫,人豢养它能够防备兵祸。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