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北山经(2)[第1页/共5页]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阳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铜。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尾,其颈①,其状如句瞿②,其名曰领胡,其鸣自,食之已狂。有鸟焉,其状如赤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雌雄,名曰象蛇,其鸣自。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此中有鱼父之鱼,其状如鲋鱼,鱼首而彘身,食之已呕。
【译文】
【原文】
【原文】
【注释】
①寓:前人以为寓即“误”字,大抵以音近为义,指昏忘之病,就是现在所谓的老年健忘症,或老年聪慧症。
又东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铜,是多松柏,草多茈草。条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长泽。此中多器酸①,三岁一成,食之已疠。
再向东北二百里,是龙侯山,不发展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決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人鱼,长得像普通的鱼,长有四只脚,收回的声音像婴儿哭啼,吃了它的肉就能令人不得疯颠病。
【原文】
再向北三百八十里,是湖灌山,山南面盛产玉石,山北面盛产碧玉,并有很多个头小的野马。湖注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鳝鱼。山里发展着一种树木,叶子像柳树叶而有红色的纹理。
又北百七十里,曰隄山,多马。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首,名曰狕。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泰泽,此中多龙龟。
【原文】
①(shèn):肉瘤。②句瞿:斗。
【译文】
①:凭借,这里是坐落的意义。
【原文】
【注释】
①彙:据前人讲,这类植物长得像老鼠,红色的毛硬得像刺猬身上的刺。②夸父:即举父,一种长得像猕猴的野兽。③衕:腹泻。
【译文】
【译文】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①,是食人。
①闾:据前人讲,是一种黑母羊,形体似驴而蹄子歧分,角如同羚羊的角,也叫山驴。②白:据前人讲,就是白翰鸟。③儵:通“鯈”,这里指的是小鱼。④叱:大声呵叱。
【译文】
【译文】
【原文】
【译文】
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嚣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注释】
【注释】
【原文】
【译文】
【译文】
再向北二百里,是北岳山,山上到处是枳树、酸枣树和檀、柘一类的树木。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牛,却长着四只角、人的眼睛、猪的耳朵,叫作诸怀,收回的声音如同大雁鸣叫,是能吃人的。诸怀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嚣水,水中有很多鱼,长着鱼的身子、狗的脑袋,收回的声音像婴儿哭泣,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猖獗病。
【译文】
总计北方第一列山系的第一座,自单狐山起到隄山止,一共二十五座山,路过五千四百九十里,诸山山神都是人的面孔、蛇的身子。祭奠这些山神要把毛物顶用作祭品的一只公鸡和一头猪埋上天下,在祀神的夸姣玉器顶用一块玉珪,只是埋上天下而不必用米来祭奠。住在诸山北面的人,都生吃未经火烤的食品。
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其名自,食之不饥,能够已寓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