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中山经(1)[第2页/共5页]
【译文】
【译文】
【原文】
①芒草:又称莽草,也可单称为芒,一种有毒性的草,与另一种近似于茅草的芒草是同名异物。能够芒草长得高大如树,以是这里称它为树木,实在是草。
【注释】
①癙:忧病。②眯:梦魇。梦魇就是人在睡梦中遇见可骇的事而嗟叹、惊叫。
【原文】
【原文】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此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译文】
再向北四十里,是霍山,这里到处是富强的构树。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普通的野猫,却长着白尾巴,脖子上有鬃毛,叫作朏朏,人豢养它便能够消弭忧愁。
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①,能够已痤②。
再向东三十五里,是葱聋山,山中有很多又深又长的峡谷,到处是白垩土,另有黑垩土、青垩土、黄垩土。
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榖。有兽焉,其状如狸①,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养之能够已忧。
又东北四百里,曰鼓镫之山,多赤铜。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
【译文】
再向东四百里,是鼓镫山,有丰富的铜。山中有一种草,叫作荣草,叶子与柳树叶类似,根茎与鸡蛋类似,人吃了它就能治愈风痹病。
【注释】
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此中是多豪鱼,状如鲔,赤喙尾赤羽,能够已白癣①。
又东十里,曰山,其上有美枣,其阴有琈之玉。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此中多飞鱼①,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能够御兵②。
再向北五十二里,是合谷山,这里到处是薝棘。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无草木而多水。
再向西三百里,是阳山,到处是石头,没有花草树木。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化蛇,形貌是人的面孔、豺一样的身子,有禽鸟的翅膀却像蛇一样匍匐,收回的声音如同人在呵叱,在哪个处所呈现那里就会产生水患。
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①癣:皮肤传染真菌后引发的一种疾病。
再向西三百里,是座鲜山,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但不发展花草树木。鲜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鸣蛇,长得像普通的蛇,却长着四只翅膀,叫声如同敲磬的声音,在哪个处所呈现那里就会产生大水灾。
【注释】
【注释】
【译文】
又东七十里,曰泰威之山。此中有谷,曰枭谷,此中多铁。
①豺:一种凶悍的植物,比狼小一些,毛色普通是棕红,尾巴的末端是玄色,腹部和喉部是红色。②蛇行:蜿蜒盘曲地匍匐。
中次二经济山之首,曰辉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①、麋,其鸟多鹖②。
【原文】
【译文】
【原文】
【注释】
【原文】
【原文】
凡济山之首,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注释】
再向西一百二十里,是葌山。葌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伊水。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石青、雄黄。山中有一种树木,长得像棠梨树而叶子是红色的,叫作芒草,能够毒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