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三字经(6)[第2页/共4页]
赵匡胤驾崩后他的弟弟赵光义担当皇位,关于担当的启事也众说纷繁,是个谜。到了宋徽宗的时候,辽、金、宋另有西夏国的干系非常庞大。辽朝是被金朝灭掉的,后金朝又灭了北宋。宋朝的人、物、财都被金朝打劫,这就是史称的“靖康之难”。面对金兵入侵,宋朝军民抖擞抗战,出现出一多量豪杰将领,尤以岳飞为代表,更是留下“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名句。宋朝很快又推出新天子宋高宗赵构,皇室南逃,迁都临安,史称南宋。厥后金朝又被蒙古和南宋结合灭掉。
清世祖[1],膺[2]景命[3],靖[4]四方,克[5]大定[6]。
【注释】
【解读】
【译文】
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可参照经籍,参考《资治通鉴》。
【注释】
【译文】
太祖[1]兴,国大明[2],号[3]洪武,都金陵[4]。
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叛逆,颠覆元朝,同一天下,建立大明,年号洪武,定都金陵。
清入关后,清世祖顺治天子在北京登上皇位,安定各地战乱,老百姓重新开端安宁的糊口。
【注释】
【译文】
【注释】
二十传[1],三百载[2],梁[3]灭之,国乃改。
【译文】
[1]后汉:指代《后汉书》。[2]国志:指代《三国志》。[3]通鉴:指代《资治通鉴》。
炎宋鼓起,赵匡胤受后周“禅让”,建立宋朝。宋朝传了十八个天子后,又堕入南北混战的局面。
[1]炎宋:赵匡胤建立宋朝,辨别于南朝刘宋,史称赵宋,赵宋以火德为崇,故也称炎宋。[2]南北混:即南宋和北宋前后与北方辽、金、西夏等相攻混战。
[1]繁:多。[2]次:挨次。
知识的陆地是浩大的、无穷尽的。就像一只气球,越吹越大,它本身打仗到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知识也是如许,体味得越多,就会发明不体味的方面越多。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产、知识就是聪明。前人讲聪明过人,一个“聪”字就把读书时眼、耳、口、心都要用到时的状况描画得淋漓尽致。
朱元璋的皇位本由太子朱标担当,可惜朱标死了。当时另有二皇子秦王、三皇子晋王、四皇子燕王,他们都是藩王,手握重兵,边守重疆。朱元璋本成心立燕王,怕引发其他藩王争战,因而重新考虑皇位担当题目。据嫡长孙继位原则,明兴宗朱标宗子朱雄英可继位,可朱雄英也死了,遂立了嫡次孙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当了四年的天子,就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篡权夺位。汗青上,关于朱允炆的死是个谜团,因为朱棣攻城火烧都城,在皇宫未找到朱允炆。固然对于朱棣登上王位的体例有所不齿的处所,但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浚通大运河,迁都北京,编辑《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等,在经济生长、传承文明、对交际换方面做了很大的冲破。明朝传了十六个天子,到了明思宗朱由俭也就是崇祯天子的时候,天灾天灾,内哄四起。固然他雷厉流行地杀了宫廷内患魏忠贤,但也刚愎自用地正法了豪杰袁崇焕,使得明朝更加风雨飘摇。后受李自成逼迫,在煤山(现景山)自缢身亡。
梁唐[1]晋,及汉周,称五代[2],皆有由。
北方的辽人、金人纷繁建国称帝,最后蒙前人灭了金、宋两朝,建立元朝,重又同一了中国。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