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三字经(6)[第3页/共4页]
[1]唐:李存勖灭后梁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2]五代:唐朝之前有宋、齐、梁、陈、隋五代,称前五代;唐朝以后有梁、唐、晋、汉、周五代,称后五代。此处指后五代。
后汉[1]三,国志[2]四,兼证经,参通鉴[3]。
【解读】
【注释】
[1]舆图:指国土边境。[2]鼎祚:帝位,王位。[3]废:烧毁。这里指国亡。
【译文】
【解读】
【注释】
舆图[1]广,超前代,九十载,鼎祚[2]废[3]。
【注释】
梁唐[1]晋,及汉周,称五代[2],皆有由。
【译文】
迨成祖[1],迁燕京[2],十六世,至崇祯[3]。
口而诵[1],心而惟[2],朝[3]于斯[4],夕[5]于斯。
【译文】
中国汗青书纷繁庞大,读的时候讲究挨次:先读《史记》,再读《汉书》。
【注释】
唐太宗统治期间,任人唯贤,长于纳鉴,又体恤百姓,轻徭薄赋,疗摄生息,社会呈现平和安宁、乱世空前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位时,他励精图治,使得社会安宁、政治腐败、经济繁华,唐朝又进入第二个乱世,人称“开元乱世”。但前期因为他对杨贵妃格外宠嬖,又宠任、重用李林甫和杨国忠等奸臣,激发了一系列的政治结果,产生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兵变唐朝,这也是唐朝由盛入衰的转折点。
【解读】
【译文】
【解读】
炎宋鼓起,赵匡胤受后周“禅让”,建立宋朝。宋朝传了十八个天子后,又堕入南北混战的局面。
[1]诵:背诵。[2]惟:思虑。[3]朝:早上。[4]斯:这,这里。[5]夕:早晨。
【译文】
【注释】
《后汉书》是我国南朝刘宋期间汗青学家范晔编撰的一部记录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期间东汉汗青的纪传体史乘,是继《史记》《汉书》后又一部私家编撰的首要史籍。《三国志》是我国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首要记录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的纪传体外洋史。《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司马光编写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乘,记录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间的详细汗青。《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乘中有极首要的职位。
【解读】
二十传[1],三百载[2],梁[3]灭之,国乃改。
【解读】
[1]兹:这里。
宋太祖赵匡胤,涿州(今河北)人。周世宗柴荣身后,周恭帝柴宗即位,尚且年幼。辽兵南下入侵时,赵匡胤受命领兵出征,此时他已是禁军将领,把握后周的兵权,此次出征产生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军队在分开封几十里的陈桥,兵士们背叛拥戴赵匡胤做天子,给他穿上了黄袍。回到都城后,全部都城也被赵匡胤占据。周恭帝将皇位禅让给赵匡胤,赵匡胤对周朝的太后和幼主也没有脱手,后周柴家子孙在宋朝还是有必然特权的。赵匡胤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注释】
中国汗青悠长,前文《三字经》中描述的汗青是个简朴的表面。要想真正把握汗青头绪,深切体味研讨,必须查考各朝各代的汗青质料,以是《三字经》中也为翻阅甚么质料供应参考,包含“前四史”和“二十四史”。汗青是面镜子,我们能够从这面镜子中汲取贵重经历、汗青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