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6章 三字经(5)[第4页/共4页]

【注释】

北朝先有元魏,元魏厥后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代魏建北周,东魏被高洋代位另立北齐。

【注释】

[1]蜀: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魏:曹丕代替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3]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4]鼎:传国的什物,意味国度政权。[5]迄:到。[6]两晋:西晋和东晋的合称,司马炎代魏称帝定都洛阳,是为西晋。西晋灭后,司马睿重修政权在建康(今南京)即位,是为东晋。

[1]迨(dài):及、比及。[2]隋: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史称隋文帝。[3]一土宇:南北归并,天下同一。[4]统绪:一脉相承的帝位传承。

东周分两个期间,东周前期为春秋期间,前期称为战国期间。春秋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强称霸。战国时的七雄别离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译文】

[1]唐高祖:李渊,本为隋朝太原留守,封唐国公,后隋亡称帝,国号唐。[2]义军:蔓延公理的军队。[3]创:初创。[4]国基:国度基业。

周平王东迁后,一统天下的职位早已名存实亡,而是“五霸”说了算。齐桓公是五霸之首,他重于鼎新,国力日趋强大。宋襄公帮忙了齐孝公登上了王位,并以讲信誉、讲仁义著称。因为晋文公的父亲把王位传给了小儿子,晋文公前后在卫国、齐国、曹国、楚国过着十几年颠沛流浪的糊口,后在秦国的帮忙下晋文公重新回到本身的国度当上了国君。现在的腐败节也是发源于晋文公记念曾经帮过他的介子推“割股充饥”之恩。秦穆公是晋文公的岳父,他任人唯贤,渴慕贤才。他用五张羊皮把当时在楚成王部下养马的百里奚换回,后成为秦穆公的贤臣。“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的就是楚成王的一鸣惊人,成绩霸业。

【注释】

【注释】

【解读】

【解读】

【译文】

【译文】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