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字经(5)[第1页/共4页]
嬴秦氏[1],始兼并。传二世[2],楚[3]汉[4]争[5]。
【解读】
[1]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一期间,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2]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一期间,因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比年战役而得名。[3]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4]七雄:指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强国。
【注释】
【解读】
[1]嬴秦氏:秦国君姓嬴,以是秦也称为嬴秦,这里指秦始皇嬴政。[2]二世:名胡亥,秦始皇儿子,担当始皇为二世天子。[3]楚:楚霸王项羽。[4]汉:汉高祖刘邦。[5]争:争权。
【解读】
[1]周辙东:指周平王将都城东迁至洛阳。辙,这里指代车,意为搬家。[2]王纲:指王朝的统治。[3]坠:式微。[4]逞:显现、夸耀。[5]兵戈:军事力量、武力。[6]游说:政客以辩才劝说各诸侯采取他们的主张献策。
周平王东迁后,一统天下的职位早已名存实亡,而是“五霸”说了算。齐桓公是五霸之首,他重于鼎新,国力日趋强大。宋襄公帮忙了齐孝公登上了王位,并以讲信誉、讲仁义著称。因为晋文公的父亲把王位传给了小儿子,晋文公前后在卫国、齐国、曹国、楚国过着十几年颠沛流浪的糊口,后在秦国的帮忙下晋文公重新回到本身的国度当上了国君。现在的腐败节也是发源于晋文公记念曾经帮过他的介子推“割股充饥”之恩。秦穆公是晋文公的岳父,他任人唯贤,渴慕贤才。他用五张羊皮把当时在楚成王部下养马的百里奚换回,后成为秦穆公的贤臣。“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的就是楚成王的一鸣惊人,成绩霸业。
【译文】
【译文】
直到杨坚起兵称帝,建立隋朝,天下重新同一。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仅传了一代,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自周平王东迁都城后,对诸侯的节制力开端式微,诸侯国之间经常武力相争,而游说之士们也开端鼓吹、游说,大行其道。
【解读】
北魏孝文帝当时定都平城(现山西大同),他以为平城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兵戈用武能够,但分歧适推行鼎新,不能生长强大王朝的都城,想迁都至中原地带的核心肠区洛阳。而北魏的鲜卑族已经风俗了北方糊口,南边又没有成片能够牧马的草原,明显如许的决择对游牧民族来讲是具有应战性的。但孝文帝巧用出兵伐齐的标语,马队南下迁都洛阳。不但无益地节制中原地区,并且受中原文明影响停止汉化鼎新,如改说汉话、穿汉人的衣服、改用汉姓等,以是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姓元。北魏孝明帝年幼继位,母亲胡太后辅政,她非常奢糜又坚信佛教,兴建石窟(有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以弘扬佛教,破钞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大大减弱了北魏国力。北魏大乱,渐渐分裂,高欢节制了东魏,宇文泰节制了西魏。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以是也称高齐;西魏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又称宇文周。
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构成三国大力、相争的混战局面。魏灭了蜀、吴两国,但司马家属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期间。
迨[1]至隋[2],一土宇[3],不再传,失统绪[4]。
【译文】
【解读】
光武[1]兴,为东汉[2],四百年,终究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