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千字文(1)[第2页/共5页]
盖[1]此身发,四大[2]五常[3]。恭维[4]鞠养[5],岂敢毁伤。
[1]殊:辨别,分歧。[2]礼别尊卑:礼节要区别人的尊卑。[3]唱:倡导。[4]随:跟从。
【译文】
推位让国,有虞[1]陶唐[2]。吊民讨伐,周发[3]殷汤。
空旷的山谷里声音会传出反响,空荡的厅堂里声音会引发共鸣。灾害是作歹多端的成果,幸运是乐善好施的回报。直径一尺长的美玉不算珍宝,一寸短的光阴值得珍惜。
江河水日夜奔腾不息,深潭水明镜般清澈照人。仪容举止要沉寂宁静,言语对答要安闲平静。
贤明君王坐在朝堂,向大臣们扣问治天下的良方,垂衣拱手,有为而治,考核百官,论功彰显。他能恋慕百姓百姓,使戎族和羌族等四方诸族都昂首称臣。普天下江山同一,不管远近,四海归一。
一开端朴拙当真当然很好,但始终如1、对峙到底就难能宝贵了。光荣奇迹的根本在于根底安稳,前程生长就会永无尽头。
【注释】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1]悲丝染[2],诗赞羔羊[3]。
【注释】
中国当代的都城,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背靠邙山,面对洛水;西京长安左临渭水,右依泾河。
[1]龙师:指伏羲氏,因他用龙给百官定名,人称龙师。[2]火帝:指神农氏,因他用火给百官定名,人称火帝。[3]鸟官:指少昊氏,因他用鸟给百官定名,人称鸟官。[4]人皇:传说中的三皇之一。生有九个头,驾着六只大鸟,乘着云车。
【译文】
秦朝呈现过《仓颉篇》发蒙书,厥后也呈现过一些发蒙读物,但可读性有限。就是在如许的背景下,《千字文》问世了。因文笔美好、辞藻富丽、内容精彩,以是《千字文》垂垂成为《仓颉篇》以后又一凸起的蒙学读物,是其他任何一部蒙学读物没法望其项背的。
在外要听受徒弟的教诲,在家要顺从父母的教诲。对待姑妈舅母、伯父叔舅如同对待本身的父母,对待侄儿、侄女如同对本身的后代一样。
【注释】
六合玄黄[1],宇宙洪荒[2]。日月盈[3]昃[4],辰宿列张[5]。
【译文】
龙师[1]火帝[2],鸟官[3]人皇[4]。始制笔墨,乃服衣裳。
[1]学优:语出《论语》中“学而优则仕”。[2]甘棠:语出《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相传西周时,召伯巡查南边,曾于甘棠树下理政办公,后用“甘棠”来描述对官员的奖饰。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1]草木[2],赖[3]及万方。
坐朝问道,垂拱[1]平章[2]。爱育黎首[3],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4]归王。
【译文】
[1]被:遍及。[2]草木:泛指天下万物。[3]赖:惠,利。
信誉要经得起磨练,度量则越大越好。墨子悲叹红色的蚕丝被染上了各种百般的色彩,《诗经》赞美君子品德高贵,比如羔羊毛色纯粹,始终洁白如一。
景行[1]维贤,克[2]念[3]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4]正。
《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知识于一炉,通篇贯以同一思惟,头绪清楚,说话洗练,构思精美。开首的“六合玄黄,宇宙洪荒”说的是天然征象,包含天文和地理,略论其事,将之作为客观背景,自但是然地顺势将人们引入对社会糊口的阐述,然后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明传统体系讲下去,简明地先容了与人们糊口息息相干的天然、社会、汗青等很多方面的知识,阐述了中国传统文明中源远流长的做人的事理。团体看来,其文采光辉,娓娓动听,又具知识性与兴趣性,成书后一向作为私塾发蒙的必读讲义。作为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在很早就涉洋渡海,传播于天下各地,接踵呈现了日文、英文、法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等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