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遍观郡北(下)[第2页/共5页]
颍川郡内只要阳城有铁,早在前汉时,此地便置有铁官。本朝和帝初年“罢盐铁之禁”,不再实施盐铁专卖的轨制,於是,在官办的铁官以外,此地便又呈现了一些公营的冶铁作坊,沈家是此中最大的一个。几年前,这个沈驯又被郡府辟除为铁官长,既公营,又管官营,几近把持了全部颍川郡的出铁,家财巨万。若把颍川郡的大姓豪族分为士族和商贾两类,这个沈驯就是商贾中的首级。荀贞当然晓得此人。
小任重视到了他的非常,问道:“荀君,为何色变?”
东汉和帝罢盐铁之禁,但应当没有拔除盐铁官,和帝永元十五年“复置涿郡故安铁官”;桓帝永兴二年(154年)三月甲午,巴郡太守上书云:“属县四十,盐铁五官,各有丞史”。
“两位朱紫不是来给庄主祝寿的?”
“记着了。”
老农五十来岁、满脸皱纹,约莫感觉他二人气质不凡,不似俗人,丢下木锄,拘束答道:“是。”问他俩,“两位朱紫是来庄中赴宴的么?”
“甚么事?”
“庄主与北部督邮很亲好,并因北部督邮的干系,和沈伯春亦很亲好。……,有北部督邮和沈伯春的情面在,你们说,他过生辰,县君、丞、尉能不来么?依往年的常例,沈伯春也会派子侄来呢!”
宣康见地少,人不笨,很快就找到了郡南、郡北两片天的启事,说道:“那是因为我们郡南名流多,士族多,昔年‘颍川四长’满是我们郡南人。我们郡南的士族,荀君家、许县陈氏、长社钟氏、鄢陵张氏、舞阳韩氏、定陵贾杜丁诸氏,每一个都是世代衣冠,或天下着名,或驰名州郡。另有襄城李氏,虽在郡北,离我们郡南也不远。陈太丘、钟功曹的父亲钟皓、贾氏三虎,荀氏八龙,天下表率李元礼,皆名重天下,又有哪一个赃官贪吏敢在我们郡南残民?
“荀君猜得不错,此地果有杀婴之事,是多是少不晓得,但就这几年中,就在那几个孩子里,便有两个孩子的父母有过生子不举。”
宣康想了想,说道:“百姓杀子不举是因为家贫么?我从我族父读书时,记曾闻我族父言,说孝敬天子年间,宗庆为长沙太守,人多以乏衣食,产子不养。宗庆责让县乡父老,禁民杀子,一年内活子三千余,这些被他救下的孩子都以‘庆’为名。……,新息县的百姓杀子也是因为贫苦么?”
荀贞褰衣蹑足,谨慎翼翼境地入田间垄上,时候看着脚下,以免踩到麦苗。宣康随在他的身后。两人行出数里,垂垂地靠近了那处庄园。
小任带了几块干粮饼子,筹算以此为饵,逗弄孩童说话。
环绕着沈伯春、丁邯,荀贞旁敲侧击地又问了几个题目,直到甚么都问不出来了,方才谢过老者,转上乡路,回到体味里外。小任早在车骑边等待多时。荀贞的脸上早没了笑容,凝重地问道:“如何?”
2,宗庆为长沙太守,人多以乏衣食,产子不养,宗庆责让县、乡父老,禁民杀子,一年间就活子三千余人,男女皆以‘庆’为名。
宣康说道:“但是被天下人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的贾伟节么?”
“是啊。‘虎毒不食子’。虎尚如此,何况人乎?里谚俗云:‘孤犊触乳,宠儿骂娘’。十月怀胎,生子不易,心疼孩子是父母的本性,只传闻过有不孝的后代,未曾闻过有不是的父母,而因贫苦,新息县的百姓却生子不养,亲手杀之,人间惨事莫过於此!贾公因严设轨制,令:杀子与杀人同罪。数年间,救了千数婴孩。人们都说:这些孩子是因为贾父才活下来了,生男皆名为‘贾子’,生女皆名为‘贾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