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最风流》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60 文直[第3页/共3页]

如许的故事、这首诗的来源,若非博览群书、又存眷政事者,毫不会晓得。荀贞在高阳里住了十余年,读了十余年的书,就不晓得此事,不觉对这县吏刮目相看,恭敬地说道:“与足下初见时,问君高姓大名,君只答南阳宛人,姓文。就教尊名?”

“县君厚爱,贞实惶恐。”

卿仲辽活着时虽很驰名声,但有关他祖上的故事,荀贞还真是从未传闻过,诧异地说道:“仲辽之祖竟曾参刺秦之事,为之避祸渤海?”

有的则是因“官名”为姓,比如“马”,出自赵氏,因其鼻祖赵奢号曰“马服君”,子孙故觉得氏;又比如这个“卿”,来源便是因其鼻祖曾被拜为“上卿大夫”。

“季智答曰:‘以我之见,鹰鸇虽威,不如鸾凤之美’。”

“贱名不敷提,鄙人文直。”

这会儿听完朱敞的话,贰心中想道:“听这话风,似是想要拔擢我?”抬起了头,望向朱敞,说道:“仇季智是陈留先贤,贞才疏德薄,不敢与他比拟。王涣为政严猛,倒是不及县君宽大。……,县君言欲如王涣,不知是何意义?”

“虞卿娶妻曾氏,生有三子,宗子名叫卿秦,年十八,为燕将,与赵国战,被廉颇所俘,幸其父为赵相时,有功於赵,故被开释不究。厥后,他又从燕太子丹,参与了刺秦一事。秦并天下后,逐太子丹、荆轲之客,卿秦在被追缉之列,於是避祸渤海,厥先人因此复姓为虞。”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少壮不尽力,老迈徒伤悲”。这首诗,荀贞在宿世上学时就读过,只知诗名是《长歌行》,知名氏所作,不知出自那个之手,问道:“何人?”

公然是想拔擢荀贞。主记是“门下五吏”之一,乃是上官的靠近之臣。从亭长一下被拔擢为主记,可谓“一步登天”。荀贞心道:“是接管,还是不接管?”

……

“这虞经才便是卿仲辽的祖父。”

荀攸曾暗里对荀贞说:“今之县君,论名誉,或不及贾、苑,却正与丘、徐比肩。”算是中允之言。

“是啊,以是自此以后,二百年间不复再有卿姓,直到本朝章帝建初八年,卿秦的七代孙虞经才方才将祖姓告与孙子仲辽,嘱其不忘祖德,发奋图强,并作诗一首勉之,即荀君刚才所吟诵的《长歌行》。……,而仲辽也果不负祖父之望,刻苦攻读,官至尚书令,遂复卿姓。”

“仇季智为蒲县亭长时,以德化人,考城令王涣闻其名,署为主薄,当时问他了一句话:‘你在任亭长的时候,听到别人的错误后,不给他定罪,却用德行来感化他,莫非是贫乏像鹰鸇一样的威猛心志么?’……,荀君,仇季智如何答复的?”

荀贞老诚恳实地说道:“买桑、修墙、安抚孤寡诸事,我虽出了点钱,但大部分用度都是乡亭高素所出。贞不敢掠人之美。”

进了二院门,经走廊,来到右边堂外。荀贞跟着文直他们两人在门口脱下鞋子,垂首恭谨入内。只听得文直说道:“禀县君,繁阳亭长荀贞到。”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