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灭族(上)[第2页/共3页]
——
“第三氏不但常出妖言,繁阳亭在这几天的暗访中,并且发明其族放肆乡中,鱼肉百姓,所犯之罪极多。这里有一个大抵的记录,请秦君旁观。”
何谓“妖言”?不祥、惑众之辞即为“妖言”。遵循律法,凡犯此罪者,轻则族灭,重则罪及三族,乃至会连累到门下的来宾、故旧、友朋。
这些罪行不是一小我犯下的,每条罪行前都有一小我名,即犯法之人,厥后是其罪名,再后边是苦主的名字。大抵算下来,牵涉到了第三氏族中的二十多人。——也幸亏许仲、江禽等皆为本乡轻侠,寒暄遍及,人脉很广,才气够在短短几天内汇集到这么多的罪证。
秦汉“妖言案”甚多,远则如秦之坑儒,有一个首要的启事就是:“诸生在咸阳者,吾令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黎”。又如秦末,“本年祖龙死”之语。
荀贞很对劲,看来许仲、杜买、陈褒是完整了解了他的意义,拿出的这个罪名也正合适。
“这就是明天第三家给下吏送来的东西。秦公,请你试想,若不是心中有鬼,第三家又岂会肯用这五块金饼来换胡/平一人?胡/平只是他家的一个来宾罢了,那里能值这五金之钱!”
他将文牍看完,怒道:“我虽非本村夫,平时也传闻过这个第三氏,知其长年横行乡里,自称闾里大侠,以武犯禁,只是却没想到竟然如此放肆、罪过!若这些罪名皆失实,族其三属也不为错!”
听了他这句话,荀贞想道:“公然,秦干不信赖第三氏有‘妖言’之罪,听其话中意义,首要还是看这份文牍上的罪行是否失实,如果失实,便族第三氏。”固然秦干不信第三氏有“妖言”之罪,但荀贞却也并不担忧,因为这份文牍上的罪行,每一条都是真的。
荀贞猜想的没错。“妖言”罪因其特性,常被处所长吏利用,用来诬灭治下的大族,或以立威、或者借此谋夺财帛。就如阿谁“兖州刘氏妖言案”,办此案的人便是一个新上任的县令,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较着是为了立威。是以,秦干固然不知第三兰拦劫乐进之事,但却也非常思疑荀贞办此案的动机。不过,他固然刚正严直,却也不是不知变通,正如他说的:“若这些罪名皆失实,那么灭其三族也不为错”。
荀贞听了秦干的质疑,不慌不忙,叫侍立在堂门口的小夏:“将明天第三家送来的东西拿来!”秦干猜疑等候,未几时,小夏捧着一个漆盘出去,放在秦干案前,翻开上边的布帛,暴露此中的物事,倒是五锭金光灿灿的金饼。秦干莫名其妙,问道:“这是甚么意义?”
“我这就回县中,请县君派人暗中查对,若这些罪名皆失实,便捕其全族!”
“你是说此案与你无关?”
1,妖言。
荀贞心中一动,听出了他的潜台词,想道:“‘若这些罪名失实,族其三属也不为错’是甚么意义?莫非?……,莫非他猜出了‘妖言’实在只是诬告?”要知,只凭“妖言”一罪便可令第三氏族诛,但是秦干却不提“妖言”,只说如果这些罪名失实,那么族其三属也不为错,很像是在“避实就虚”。
许仲、陈褒来到,荀贞在后院与他们相见,因为时候紧急,也没多说,开门见山地问道:“明天高丙去高阳里见了我,说诸事已备,只欠东风。但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