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得二荀举荐[第2页/共2页]
荀攸、文聘诸人进入正院,见院中墙角种了一树寒梅,荀攸问道:“此梅便是文若送你的那一树么?”荀贞答道:“是的。”
“便是前几日,给你送信的那天。”
荀贞将文聘召过来,领着他们将后院也看过一遍,对荀攸说道:“寺舍粗陋,接待像我如许的俗人尚可,接待如你这般的雅士便不成了。乡中虽小,却也有一两处景观可玩。离此二十里外,有一处竹林,溪水环抱,我听佐史们说颇是清雅,早就想去看看,只是一向不得闲暇。公达,你如成心,明天我就沾沾你的光,我们去赏玩一下如何?”
荀攸问这话时,脸上带笑,一双眼里净是笑意,荀贞略微猜出了几分,问道:“如何答的?”
荀攸瞥了他一眼,说道:“文仲业年事虽小,倒是老成,很有你幼时之风啊,也无怪你才与他一见,就将之举荐到我从父门下。”问荀贞,“你何时将唐儿接来的?我怎不知?”
“不是。”
去玩耍不成无人服侍。唐儿想去,荀贞没承诺,说:“天冷风寒,你就不要去了,免得再冻出病来。”文聘带的都是如董习如许的懦夫,荀贞雅不欲令其行奴婢之事,便去前院叫了两个佐史,令备些果蔬,拿了好酒,又从后院的马厩中牵出坐骑,与荀攸等前去竹林。
荀攸问过荀贞“猜他和文若如何答复的”后,眼睛连眨都不眨的,一向都在盯着荀贞的神采,见他毫无窜改,不觉发笑,说道:“贞之,别的倒也罢了,但就你这沉寂晏然的态度,仿佛听到甚么、看到甚么都不会诧异,就算泰山崩了都不会变一下色似的,我真的是远远不如。”
文聘和她不熟谙,荀攸与她很熟谙,顿时笑了起来,调笑似的对荀贞说道:“贞之,我说如何比来很少见你回高阳里了呢?本来是把你家的美婢接过来了!好呀,你这前寺栽梅,后舍赏美,真是过的好日子,难怪流连忘返,不肯归家了。”他和荀贞自幼熟谙,相互不见外,说话肆无顾忌。文聘自发这话不该他听,带着侍从们挪步走到一边儿。
第二更。
颍川郡的大姓、王谢很多,荀攸说的这几个都是此中的俊彦。
“有耳闻。”
——
荀攸自无不成。
在舍中院里,遇见了唐儿。她正蹲在井边,给荀贞洗衣,见荀贞领着荀攸、文聘几人来到,忙在蔽膝上擦了擦手,起来施礼。
荀贞笑道:“我也是喜此梅傲雪凌寒,所之前几天特叫人将之繁阳亭移植了过来。”
固然他不在阴修的召见之列,不过他并没有不满、不乐,毕竟,比起荀彧兄弟、比起荀攸,他不管是家世,还是申明都差得远。
这一去林中,见了两小我。一个是荀贞想见的,一个是荀贞不想见的。
“我与文若异口同声。文若说的是:‘我有族兄荀贞之,十年不鸣,一鸣惊人’。我说的是:‘鄙人族父荀贞之,少年沉敏,我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