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最风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39 得二荀举荐[第1页/共2页]

这一去林中,见了两小我。一个是荀贞想见的,一个是荀贞不想见的。

荀贞将文聘召过来,领着他们将后院也看过一遍,对荀攸说道:“寺舍粗陋,接待像我如许的俗人尚可,接待如你这般的雅士便不成了。乡中虽小,却也有一两处景观可玩。离此二十里外,有一处竹林,溪水环抱,我听佐史们说颇是清雅,早就想去看看,只是一向不得闲暇。公达,你如成心,明天我就沾沾你的光,我们去赏玩一下如何?”

“已听送信人给我回报了。正要问你,这大寒天的,不在家待着,去阳翟何为?是去看望六姊么?”荀攸的亲姑姑,荀贞的族姊嫁给了阳翟辛氏。前些时候,荀贞在荀彧家曾见过辛氏族中的一个后辈,“玉郎”辛瑷。

在荀氏的长辈当中,荀贞的才干只是平常,中人之姿,但却因为是穿越来的,以是在“十来岁”时就显得心智成熟,像荀彧他们,因与他打仗得少,以是不太清楚他的这个“有异凡人之处”,而荀攸是与他从小一起玩儿到大的,对此倒是非常清楚,常常“异之”,很同意荀衢对他“少大哥成”的评价,以为他自小就沉寂安然,豁达有度,行事有方,不似孩童,将来必能成大事。——在荀贞的眼中,荀攸早慧聪敏;在荀攸的眼中,荀贞却也非是凡人。

颍川郡的大姓、王谢很多,荀攸说的这几个都是此中的俊彦。

“不是。”

荀攸哈哈大笑。

荀贞接口笑道:“当是望我不坠族风,只可惜我才学陋劣,也无甚德操,每观此梅时,常忸捏不已。”

荀攸问过荀贞“猜他和文若如何答复的”后,眼睛连眨都不眨的,一向都在盯着荀贞的神采,见他毫无窜改,不觉发笑,说道:“贞之,别的倒也罢了,但就你这沉寂晏然的态度,仿佛听到甚么、看到甚么都不会诧异,就算泰山崩了都不会变一下色似的,我真的是远远不如。”

荀攸走上前去,玩赏了半晌,嗅着暗香,说道:“也难为你,又将它从繁阳亭移到这里。”

“有耳闻。”

荀贞心道:“阴修接任何进,任职本郡,召见郡中著姓名家的俊彦后辈以和大族拉近干系、便利今后施政乃是道理当中,只是他才上任没几天如何就开端召见了?这也召见得太焦急了点,并且还差未几把郡中的名家都一网打尽了,几无遗漏。”心中一动,又想道,“莫非真如那天给我报喜的阿谁小吏所猜,他这是想筹算要大肆任用郡中的这些后起之秀么?”

“此次去阳翟,便是奉新任的郡守之召。不但我去了,文若昆仲、伯旗等人也去了,另有县里的刘家、长社钟家、许县陈家、定陵丁、杜、贾三家、阳城杜家、郏县姚、藏二家、颍阳王、祭二家、以及阳翟郭氏、辛氏诸家的一些后辈。”——伯旗即荀祈,荀衢之子。

“我与文若异口同声。文若说的是:‘我有族兄荀贞之,十年不鸣,一鸣惊人’。我说的是:‘鄙人族父荀贞之,少年沉敏,我所不及’。”

荀攸瞥了他一眼,说道:“文仲业年事虽小,倒是老成,很有你幼时之风啊,也无怪你才与他一见,就将之举荐到我从父门下。”问荀贞,“你何时将唐儿接来的?我怎不知?”

“噢!本来就是你给我写信,邀我来你乡中看看的那天啊。那天我刚去趟阳翟。”

提及阴修之召,荀攸倒是想起一事,说道:“府君在私舍中召见了我们,并赐酒肉,在与文若昆仲和我说话的时候,曾问起我们族中另有何漂亮。你猜我和文若如何答复的?”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