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之最风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8 诛灭沈家(上)[第1页/共5页]

……

荀贞很有点“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意义,平静自如地说道:“撤?我们若就此撤了,别的不说,只解里丁家的那十二条性命,就对不住啊!”言下之意,如果就此撤了,未免显得欺软怕硬,会被人嘲笑。一旦被人嘲笑,郡北别的诸县也就别再想去整治了。

荀贞刚才下达给江禽的号令,沈容在边儿上全闻声了,此时见戏志才一脸的云淡风轻,说话的语气轻描淡写,竟好似压根儿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一样,心中犯疑,很思疑他的神采和语气都是装出来的。他不知戏志才的身份,没有听他的话,转脸去看荀贞。

沈驯一边聚众顽抗,一边遣人去京都求援。放肆放肆的大要之下,可不恰是怯懦怯懦的的本质么?想来,他应是晓得体味里丁邯被杀一事,因惧被诛,故行此举。但是他也不想一想,他不管如何说也是六百石的铁官长,又岂能和丁邯一样?丁邯只是一个乡间土豪,杀了也就杀了,他但是一个位比下大夫的朝廷命卿,荀贞又怎能将他无端杀之?

“不急。”荀贞望了望天气,日头虽已西移,还是很热,他抹去额头上的汗水,说道,“等江禽他们返来再说。”

……

他本想说“就敢对抗国法”的,但说到“人、势”这里,声音不由自主地轻了下来,与戏志才对视一眼,两人异口同声:“需得立即派人出城!”

戏志才见他突临大变却并不胆怯,心中赞成,想道:“这要换个旁人,闻得沈家遣人去京师求救,怕早就惊乱变色了。贞之平时老是温言暖笑,不动声色的,关头时候却刚毅果断,很能沉得住气啊。”他倒是不知,荀贞早从承诺钟繇“廓清郡北”那一晚起,就做好了最坏的筹算——大不了弃官逃亡。逃亡江湖之间,借不畏强御之名,交友四方豪杰,说不定反有好处。

……

侍卫在荀贞摆布的许仲、江禽、程偃不解其意,问道:“出城做甚么?”

沈驯是六百石的“高官”,不会不晓得对抗郡府的结果,之以是敢这么做,必有所倚仗。他的倚仗能是甚么?只能是赵忠的侄子。阳城离京都洛阳只要一百多里地,快马来回只需两天两夜,就算路上有些担搁,最晚也不会超越三天。也就是说,他只要在沈家宅院里对峙够三天不被拿下,洛阳方面就必定会有救兵来到。到的阿谁时候,不利的就不是他,而是荀贞了。

荀贞看了一眼站在边儿上的沈容,心道:“还能有何良策?事已至此,只能一不做、二不休,将沈驯一刀两断!难不成还留着他抨击我不成?”

他本来的筹算是:依戏志才之计,用张弛之策来对于国叕。国叕是外埠人,如无根之木,又无谋,好清算,搞掉他以后,再挟“大胜之威”,用“先礼后兵”之策来对于沈驯这个本地豪强。“礼”如有效,如果能压服沈驯去官,也就罢了。如果“礼”没有效,真要说不动他,实在没有体例了,再用“兵”,来硬的。——要非如此,他进城后就直扑沈家了,还会给其负隅顽抗的筹办时候?

宣康、李博也明白了荀贞的意义,刚才因亲眼目睹荀贞三言两语便就使一县之长自去官去而产生的镇静不翼而飞,变得严峻起来。

戏志才说道:“叔业言之有理。贞之,你有何良策?”

荀贞本就定了两套计划,软的不可,就来硬的。他有条不紊地下达号令:“分散四周住民。把远处围观的百姓们都赶出里外。……,命别院诸人全手上马,备战。分出四队,将沈家紧紧围住!余下诸队集结待命。再去把本里的里长、里父老找来,命他们共同程偃那队人多去找些柴火、枯枝等等诸般易燃之物,再找几根大木,预备用来撞击宅门!”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