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诛灭沈家(上)[第2页/共5页]
……
荀贞很有点“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意义,平静自如地说道:“撤?我们若就此撤了,别的不说,只解里丁家的那十二条性命,就对不住啊!”言下之意,如果就此撤了,未免显得欺软怕硬,会被人嘲笑。一旦被人嘲笑,郡北别的诸县也就别再想去整治了。
“伯禽,你多带几小我,现在就出城!要快。从西城门出去,往洛阳方向沿途搜刮!通衢、巷子都不能漏,凡有骑马之人,全数搜身查问!”
他俄然一笑,说道:“真是没有想到,这沈驯竟会遣人去京师求援。”
他正想问问荀贞为何故兵法来部勒部众,里外,一人飞跑来报:“伯禽返来了!”
“志才兄所言,即我意也。沈主薄,就费事你走一趟,去给你的从父递句话罢。”
“收揽民意”能够说是因为爱民,但“交友轻侠”也是爱民么?戏志才虽感觉他言不尽实,但是因为当今之世,好侠气、交友轻侠的王谢后辈有很多,他觉得荀贞所埋没的也只是“尚侠气”三字罢了,毕竟他们荀氏是儒学传家,“尚侠气”有点分歧他们的家教,再加上那次是初度见面,不能过分无礼,也就没再诘问,没有多想。
宣康、李博也明白了荀贞的意义,刚才因亲眼目睹荀贞三言两语便就使一县之长自去官去而产生的镇静不翼而飞,变得严峻起来。
戏志才旁观很久,将别院诸人的表示尽收眼底,饶是以他之胆谋,亦不免暗惊。
宣丰年青,又很佩服荀贞的才气,虽也担忧忐忑,不如李博那样严峻,另有表情问:“何时脱手?”
正因为宣康的担忧,才更不能让步。借使真如宣康所说,江禽未能将沈家的信使拦下,等京都的“大援”来到后,沈驯又岂会善罢甘休?退一步讲,即便江禽拦下了沈家的信使,这沈驯既有向京都求援的行动,却也留他不得了!与其留等他抨击,不如提早把他干掉。
荀贞从车高低来,听罢院内幕形,对戏志才说道:“志才,看来你猜对了,这郡北真是不乏逃亡徒啊。解里丁邯是一个,这沈家又是一个,仗着有些人、势,就敢……。”
荀贞刚才下达给江禽的号令,沈容在边儿上全闻声了,此时见戏志才一脸的云淡风轻,说话的语气轻描淡写,竟好似压根儿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一样,心中犯疑,很思疑他的神采和语气都是装出来的。他不知戏志才的身份,没有听他的话,转脸去看荀贞。
戏志才见他突临大变却并不胆怯,心中赞成,想道:“这要换个旁人,闻得沈家遣人去京师求救,怕早就惊乱变色了。贞之平时老是温言暖笑,不动声色的,关头时候却刚毅果断,很能沉得住气啊。”他倒是不知,荀贞早从承诺钟繇“廓清郡北”那一晚起,就做好了最坏的筹算——大不了弃官逃亡。逃亡江湖之间,借不畏强御之名,交友四方豪杰,说不定反有好处。
戏志才说道:“叔业言之有理。贞之,你有何良策?”
他记得本身初见荀贞时,诘责过荀贞一句话:“‘足下王谢以后,收揽民意,企图抬大声价,又交友轻侠,厮养懦夫,欲得彼辈死力,使其为君效死。君之志不知终欲何为’?”
李博说道:“荀君,你的意义是说沈驯很有能够会派人去洛阳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