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计吏郭图(下)[第5页/共7页]
“天然不是。”
“功曹椽必欲诛九县为快,究竟是为了惜民,还是为了求名?”
“说!”
阴修沉吟了会儿,说道:“你也附和元常啊!”堂上四人,三小我的定见都分歧,他也不好再说甚么,复又沉吟半晌,像是与荀贞筹议似的问道,“诸县皆有犯警。若要定罪,以你看来,该从那边先起?”
刚想到这里,就闻声阴修赞叹地说道:“所谓‘德主刑辅’,薛宣是也!……,元常,你感觉薛宣如此除恶,算不算既了然法,又慎了刑?”
钟繇和郭图同郡为吏多年,对他过目不忘的本领知之甚清,并不奇特,点头说道:“公则此言,繇不觉得然。”
阴修也殷切地问荀彧:“是啊,又该如何?”
“好!”阴修像是恐怕钟繇再反对似的,顿时起家,说道,“那就先这么办了!我明天就把贞之查访来的这些犯警事写成公牒,遣吏先去……,去,……。”他踌躇了下,做出决定,“就按贞之所言,遣吏先去阳城!先除豺狼,再除狐狸!如何?”
堂上的这些人全都是名族后辈,不但博览册本,并且明晓国朝故事,熟知近代名流的事迹。荀贞心道:“拿岑晊比完钟繇,又拿张俭比我。这郭公则还真是不饶人。”
阴修沉默。
阳城县长吏、豪强的罪过是最大的,但阳城也恰是阴修最不肯法办的。——沈驯就是阳城人。
“我想叨教你,依本朝律令,吏若纳贿,该受何罪?当受何罚?”
……
“诺。”
他转目钟繇,等着看他如何答复。
郭图无言以对,转口说道:“元常,你家是法律名家,家学渊源,当知本朝律法。”
荀彧应诺,持续说道:“以后,又一如明府令北部督邮将郡北九县吏民的犯警事记实在册一样,宣手写牒书,封与犯警县令,令人传话:‘这里边的内容都是吏民奉告我的,若按此论罪,当死。太守恭敬足下,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但愿足下能自图进退,若还印绶自辞去,则今后无忧,有机遇还能为吏。若这里边的内容都是吏民诬告足下的,请交还给太守,太守自会为足下讨取公道,惩办诬者’。
不过话说返来,以郭图计吏的身份,也确有资格坐在西边。
……
阴修处理了这个大费事,很欢畅,又笑对荀贞说道:“贞之,你是北部督邮,给阳城令送我公牒的事儿,我看啊,也不消遣别人去了,就你去罢!”
热烈庆贺神九发射胜利,八千字一大节奉上。
郭图猝不及防,被他骇了一跳,但随即缓过神来,反击说道:“令祖乃海内大贤。吾闻他昔年授徒常千余,每教弟子律法,必言‘慎刑’二字。我与功曹同朝为吏,亦久了解,也常听功曹说:‘殛毙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政之道当在宽仁,刑与德间,应以德为主,以刑为辅。此言甚是!何现在对郡北九县,必欲杀之而后快?慎刑二字,那里去了?”
荀贞听了他这句话,对他的记性颇是吃惊,心道:“他观册甚快,本觉得他只是大略翻阅,却没想到竟将册上统共记了几件事、触及到多少人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想让荀贞换一个,问道:“另有别的么?”
他暖和地说道:“贞愿学赵勤,使明府如桓虞。”
……
荀贞态度恭敬,言简意赅:“贞觉得,功曹椽言之有理。”
“何意也?”
“明府就没有奏劾犯警之职么?郡守职在安民,不除奸,如何安民?”
看罢以后,郭图把文册交还给阴修,归坐榻上,问道:“功曹、主薄、督邮这么晚齐聚府中,明府又把我召来,为的就是此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