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给想做的事找理由[第1页/共3页]
刘协归天后仍以汉朝天子的礼节安葬,陵墓称禅陵,位于今河南省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距云台山风景区不远。东汉天子的陵墓都在洛阳四周,只要刘协的陵墓孤零零职位于豫北。河南省许昌市张潘乡有一座愍陵,也称汉献帝陵,实在是衣冠冢,刘协在许昌前后待了二十五年,这是本地报酬记念他而修建的。
延康元年(220)10月,魏王曹丕来到曲蠡,此地在许县东南。一边说不敢当,一边又夸奖、表扬那些上符瑞和上书的人,曹丕的态度看似冲突,但一点儿都不冲突,处在这场风潮的旋涡中,献帝如果连这都看不明白,那就白活了。
延康元年(220)10月28日,受禅典礼在受禅台停止。
除此以外山阳公还享用其他特权,比如上书言事能够不称“臣”,能够在封地内用天子的礼节郊祭六合,都城停止严峻祭奠典礼时能够分到祭肉,这个意义是指此后仍能够插手曹魏朝廷停止的严峻祭奠活动。
公元220年有了建安、延康、黄初三个年号。
更加可贵的是,经历18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三绝碑”仍得以保存,它们现在存放于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的汉献帝庙内。
这时,左中郎将李伏也上书说了一件事。
魏文帝下诏改繁阳镇为繁昌县,并刻石立碑来记念这场禅让的盛事。碑石共刻了两块,一块是“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一块是“受禅表碑”。“受禅表碑”碑文22行,每行49字,“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正面22行,后背10行,每行也是49字。两碑记叙了汉献帝刘协禅位于魏文帝曹丕的颠末,称道了禅让的千古美德,歌颂了曹丕齐光日月、材兼三级,有尧舜之姿、伯禹之劳、殷汤之略、周武之明,特别夸大了曹丕是在公卿将士们多主要求之下,颠末回思千虑、一再谦让才接管禅让的。
前后去了三次,被曹丕推让了三次。
不管“民意”如何强大曹丕就是不承诺,劝进表累计递出来了19次,被曹丕采纳了19次。
张鲁固然沉沦于道术,但向来不敢有易世自代的设法,启事与此有很大干系。刘备进入益州后张鲁与部下会商将来前程,一部分人以为应当跟随刘备,张鲁活力道:“甘愿做魏公的仆从,也不做刘备的来宾!”李伏说,张鲁说这番话是他亲耳所闻,据他察看张鲁说的时候言辞诚心,完整发自内心,申明他对姜合的话完整佩服。汉中内附后姜合到了邺县居住,可惜已经病故。李伏说他曾把姜合的预言跟一些靠近的人多次讲过,只是机会未到,怕不应时宜,以是没有公开,现在看到吉祥频现,日月已至,上天有命,故而讲了出来。
这一年的11月就应当是黄初元年了,魏文帝下诏追尊祖父曹嵩为太天子,追尊父亲曹操为武天子,尊母亲为皇太后,同时以洛阳为正式都城,于12月初,当月即驾临洛阳宫。
李伏把这些话奉告了张鲁,张鲁又把姜合叫来,向他扣问这些话的出处,姜合说出自孔子留下的奥秘预言书《玉版》,该书专讲帝王的兴衰更替,能够预知百代之多,张鲁听完坚信不疑。
黄初元年(220)11月1日,魏文帝曹丕下诏分河内郡山阳县1万户奉邑给汉献帝刘协,封他为山阳公,刘协的四个儿子被封为列侯。汉室统统的诸侯王一概降为崇德侯,宗室原被封为列侯的一概降为关中侯。魏文帝规定山阳公在封地内能够利用汉朝的正朔,也就是不必采取黄初的年号以及呼应的历法,以是建安作为年号并没有完整消逝,刘协在山阳又用了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