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厘金之设(1)[第3页/共4页]
奕一行人回到通州,有京中天使赍旨而至,当众宣读:“……恭亲王奕入朝以来,功劳在在,朝野皆见,此番江宁办差,更加办事清楚,摒挡清楚,于英人构和之机,更大涨我天朝威风于域外。朕以公心治天下,此即是国有功之人焉能无赏?旨到之日,着加赏以下:赐恭亲王朱轮、紫缰、背壶、并奉五爪金龙、镂花金座东珠衣冠”
沉吟了半晌,天子转而议论起旁的事情,“老六这几年为国事非常劳累,朕想,也该给他减点担子了,军机处,下去拟旨,等老六回京以后,免除他兼管户部的差事,改成让肃顺总理其事。”
“来,坐,坐。”肃顺于府中的这两个清客分外有交谊,即便是公事繁忙之余,也不会健忘每日就教,言语之间也非常的客气:“翰仙先生,皞臣先生,北地气候酷热,两位先生都是南边人,歇息得可好?”
“是。主子刚才跪安出来。”肃顺和奕虽同是朝中新贵重臣,两小我相互却总感觉很陌生,极少能够有机遇说几句话,“王爷如果没有别的叮咛的话……”
肃顺赶快见面答说:“皇上待主子天高之恩,主子自当剀切报效,只是,主子于户部差事略有不通,还请皇上更多教诲,今后主子办差之际,也好有个方略。”
一行人进到城中,相互拱手道别,奕带人径直到园子中来,谢恩、交旨复命。
肃顺把书放在一边,龙汝霖眼尖,瞥见是一本《乾隆实录》,心中一动:大人看如许的书做甚么?
“多承大人垂问,我和皞臣先生歇息得都好,也能够适应这京中的气候。”
文庆想了想,向上见面,“皇上,主子觉得,国库空虚,无妨临时行以常例捐纳之法?这在先皇,仁天子、乃至高天子、宪天子朝,都是有法可循的。”
这段朝章故事,龙汝霖和黄锡天然深知,此时倒不必忙着讲解,皇上说,董浩任职甘肃布政使的时候,曾经上过一道奏折,既然是天子亲身提及,天然是先找出当年他所上的折子,推祥一二,看看皇上所指者为何,才好再说其他。
不过经历虽明,皇上口中提及的奏折,却不见其文,只好临时在《乾隆实录》中搜索一番,找了一会儿,终究给他找到了,只要草草的几句话:“乾隆四十三年八月庚寅壬辰,上谕:赐甘肃布政使董浩珍玩两件,御制捷衫一柄,纱匹笔墨等物,以嘉奖其人任上多有建言。钦此。”
严咸老父是河南布政使严明基,听闻此事以后,在任上来信,要严咸回故乡闭门读书,少和那些目无长辈之辈勾搭,多多用心读书,来年了局也好图谋 一个正路出身,将来为国所用。
说到这里,肃顺看劈面的两小我悄悄的听着,又持续说道:“皇上还说,多看看如许的东西,于户部公事,也当能够默识在心,此后也免得你措置起公事,总感觉有未解之处。我回府的路上,如何也想不明白,这才请两位先生到堂上来,为我策齐截二。”
同班觐见的人听他竟然说太上皇语出不对,都为他捏一把盗汗,倒是乾隆,真不愧为英主,他也为董浩的一句话熟谙到本身的话有点过分了,点点头说,“你是大臣好好替朕帮手嗣天子。”
肃顺脸一红,“是,王爷经验的是,主子都记下了。”
翰仙先生叫黄锡,又叫黄焘,字翰仙,湖南长沙人,举人出身,龙汝霖以后入肃顺幕府,同至的另有他当年退学时的同窗严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