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女帝师二(26)[第2页/共4页]
我浅笑道:“陛下政事繁忙,不过因为我些微薄劳,多犒赏了些东西罢了。mm现在代皇后打理后宫,才需求正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皇后定会为你考虑的,mm放心便是。”
我叹道:“说史女人的心机重,依我看,姑姑的心机比她重一百倍。”
史易珠笑道:“姐姐是最怕热的。是我忽视了。”说罢依依拜别。
转眼过了端五。这一日,天子恩准大将军陆愚卿鄙人朝后前去后宫看望mm。彼时我正在椒房殿的西偏殿为皇后烹茶。将沸如滚珠的井水突入油滴玳瑁盏中,出现乳白的茶末,双手奉于皇后。我本身则捧起一只小小的兔毫玳瑁盏,缓缓而品。
我渐渐走到汉白玉雕栏的荷池边,栏柱上有宫女们喂鱼后留下的小瓷碟,内里另有没用尽的饼屑。我顺手都倒进了小池,引得十几尾锦鲤浮下水面争食,扇尾溅起清冷的水花:“明天陆大将军要来,皇后哪故意机和我说话?喝喝茶,悄悄心也就是了。”顺手将瓷碟交给芳馨,“一会儿颠末跑堂的时候,姑姑把它送出来。”
甫一回身,便见史易珠带着两个丫头走了过来。她手中的纨扇上绣着火红的美人蕉,白玉扇柄下垂着嫣红流苏,日光下闪过一丝猜疑的银光。扇子一动,流苏隐在她广大的袖中:“这大日头底下,姐姐又病着,在墙根下站着做甚么?更加要中暑了。”说罢上前行了一礼,转眸看了看金水门外昌平郡王一闪而逝的背影。
我笑道:“是,你很懂事理。”
我发笑道:“你是甚么时候学会这些歪比方的?”
我扒开垂至面前的紫藤,感喟道:“随她去吧。谁内心没些过不去的事情呢,何况是像她如许要强的人。”
我缓缓道:“紫菡连名位都没有,得宠也不过是一时的。于mm来讲,不过是‘糠秕在前’,mm又何必忧愁?”
皇后道:“我与他伉俪十载,他的性子……疑不疑,我本身晓得。”
芳馨俄然指着火线道:“女人,昌平郡王出来了。”
芳馨亦笑:“畴前女人也说过,相知的人一定不能相害。”
我行礼道:“听闻昌平郡王殿下将赴西北戍边,特来拜求王爷留意锦素的景况。”
只听史易珠清冷的声音道:“姑姑说得是,便照此行事吧。”
高思谊道:“小王与于女人,也算有友情。为二位女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也是该当的,不必言谢。”说罢拱一拱手,回身去了。我目送他出了金水门,方才回转。
走出椒房殿,只见天井中空无一人。芳馨一面撑伞一面道:“明天皇后倒是静,竟没让女人读个书念个诗。”
皇后道:“哥哥说的是弘阳郡王?”
忽听一个明朗果断的男人声音如一柄利剑穿透静水:“臣陆愚卿求见皇后。”
忆起当年史易珠出售锦素的事情,我叹道:“从我进宫初识锦素,到她放逐西北,我和她也算善始善终。今后能不能见尚不成知,这是我独一可觉得她做的事情了。”
皇后道:“弘阳郡王的仁孝聪明向来也不逊于他的皇兄。我怕他太聪明了,反而不好。再者,他……”
但见一个身着白袍,满面风尘的将军徐行走了出去。他面色乌黑,额角,颧骨和下颌的表面直如斧削,神采却沉寂淡然,眉眼之间显出一丝尘封已久的书卷清气。相互见过礼,我便辞职了。
西厢中竹帘低垂,阴凉如水。细碎的阳光洒在地上,如碎金沉在静潭当中。皇后斜倚在水红色云锦靠枕上,双目微合,有一下没一下地动着扇子。炭火微跳,耳中只闻得汩汩水声,不急不缓。水火融会的吟唱,和着窗外高亢的蝉鸣,一室喧闹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