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女帝师一(64)[第1页/共5页]
芳馨笑道:“也是。贵妃是皇太子的生母,世人天然会特别留意。想想皇后监国,贵妃随军,都是奇女子呢。”
沿青苔伸展的小径走出梨树林,面前豁然开畅。雨幕下的金沙池烟水茫茫,北岸的山陵只余恍惚的表面。脚下鹅卵石漫铺的巷子,通向火线的汉白玉孔桥。锦素谨慎翼翼地走着,恐怕滑倒,绣花丝履已然湿了大半。她蹙眉道:“出门仓猝,竟然健忘了穿木屐。恰好连丫头也没跟着。”
高思谊不甘逞强:“相互相互,若论剑术和兵法,畴前三哥样样强过我,现在这‘别的好处’,也当比我更善于才是。”高思诚一怔,与高思谊相视大笑。笑声在湖面上泛动开去,如长风卷起烟雨。我不由掩口而笑。
高思诚笑道:“四弟在关中作战,乃是国之干城。若说四弟笨拙,天下便没有聪明人了。”
我见锦素暗中四望,心中好笑,便问道:“如此好景,如何却不见了国公爷?”
我又惊又喜:“mm穿戴很都雅。”
只见锦素换了一条瓷白地连珠团花蜀锦长裙,腰肢一动,波纹涣涣,柔光靡丽。锦素扶着若兰的手缓缓上前,怯怯向高思谊伸谢。高思谊大咧咧道:“何必言谢,于大人喜好便好。”
皇后平话廒中另有很多藏书,一向无人清算,既然我来了,也不能闲着,是以命我独居在书廒东面的玉梨苑中。小小一座院落,只要三面土墙,爬满了橘红色的凌霄花。幸亏屋舍还多,只是尽皆小巧,不能和悠然殿的轩阔比拟。院中遍植梨树,连绵向北,直抵金沙池畔。一座汉白玉孔桥笔挺地深切湖中,连接一座小小的湖心岛,岛上东西两面,别离是两座阔朗的水阁。岛心最高处,是一座观景八角亭。金沙池并不太大,但是比起益园中的小池,毕竟是云泥之别。湖边密密开满了荷花,清风远来,香气恼人。
我听他贬抑刘离离,一时不便作答,只得转而问高思诚:“下官记得松阳县主本年也该有五岁了,王爷可选好了侍读?”
高思诚笑道:“大人过誉。四弟的剑法是周贵妃发蒙传授的,若说精美,第一个当数周贵妃。只是大人不是遇乔宫里的人,以是不常见到。若见了,只怕四弟的剑法便不复在大人眼中了。”
锦素听他说得不堪,不由皱了皱眉。高思谊又齐截道:“二哥,十岁起便随父皇游猎,且是母后亲传的剑术。但是自从封为皇太子,便再也没有摸过剑。”说着向我道,“朱大人晓得是为甚么?”
锦素蹙眉摇首。高思谊叮咛侍女奉侍锦素换衣,锦素忙道:“殿下不必操心,小事罢了。”
高思谊抬头吞下最后一杯,长舒一口气道:“本来这酒是大哥酿的,我却不晓得。好虽好,只是软绵绵的,喝起来不痛快。”
忽听身后侍女道:“昌平公到。”我和锦素忙敛衽施礼。锦素扬眸望了一眼,复红了脸低眉垂首。
高思谊忙起家见礼:“粗心粗心。”
周贵妃的修为我怎能不知?但是提及周贵妃,我又忍不住猎奇道:“听闻周贵妃的剑法传自太后,那太后的剑法……”
高思谊虽喝了很多酒,面色倒是惨白。他半闭着眼,俄然嘲笑道:“大哥整日在王府中,不是纳妾就是酿酒。妾侍是一房比一房年青,美酒却一年比一年陈。”
每天不是在书廒看书,便是在玉梨苑中读书作画。只要凌晨和傍晚,才偶尔去湖边漫步。夏季冗长,我又畏热,整日都在屋子里守着冰遁藏室外的炽烈。
高思诚最后划了一道,但是指尖早已没了茶水,皮肤紧贴着桌面划过,瑟瑟有声。“你们要么至尊,要么狷介,要么会纳福,唯有我――笨拙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