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63章 女帝师一(63)[第1页/共4页]

慎嫔道:“固然昌平郡王被降为昌平公,不过总算不消兄弟反目,就算皆大欢乐了。是以这两日太后非常欢畅,赏了我这两批素锦。想来赐给皇后的,又不晓得是甚么奇珍奇宝了。”

芳馨脸一红:“是。殿下早慧,想必也能晓得。”

皇后宣了三司、户部、兵部的大人立即进宫,想来要商讨征马之事。这半晌的憩息,或许是皇后一日当中可贵的舒畅光阴。我展卷缓缓念叨:“相如拜为孝文园令,见上好仙,乃遂奏《大人赋》,其辞曰:

我笑道:“怎见得她答不好?”

高曜道:“那今后孤还遣芸儿来传话好了。芸儿随姐姐读过书,定然能一字不差地转述姐姐的意义。”

暴雨临时冲散了焦尘,雨后清风似六合间轻浅宁静的呼吸。宫殿森罗,楼台缥缈。统统的繁忙热烈只在定乾宫以南,后宫的日子老是无事而冗长。从凌晨到中午,我老是在文澜阁暗淡的书库里盘点书目,偶尔发明一本风趣的书,也临窗翻阅。午后,我或是悄悄地读书绘画,或是看望慎嫔,偶尔也待客。前朝的骚动投入后宫的一潭深水中,都渺无踪迹。再也没有人向我谈起舞阳君之子吴省德和信王世子高旸的事情,乃至我在端五节的宫宴上都没有见到他。从内史稿上看到的一星半点波澜,更是离我非常悠远。

高曜道:“敬父孝母,不立危墙之下,用心读书。”

我不解道:“甚么周旋?娘娘何出此言?”

蒲月十四日午后,皇后召我去御书房伴驾。自从端五宫宴,我有十来日没见到皇后了。在书房内里等待时,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在向皇后禀告今春征马的景象。很久方听得皇后略带怠倦的声音道:“究竟还缺多少?”

慎嫔忽而嘲笑:“监国那么重的担子,已够她受的。还要周旋于两宫之间,也难怪焦头烂额了。”

内侍应了,轻手重脚地走出御书房。见我在书房门口端立等待,顿时一愣,但是也顾不得施礼,便掉头出了仪元殿。本来恰是前些日子因向我讨赏银而被杖责的小罗。接着一个朱服犀带的中年男人躬身退了出来。背上早已汗湿了一大片,又结了好些白霜。他舔了舔枯燥的双唇,举袖拭汗,一溜烟地出了仪元殿,竟然没有看到我。

高曜当即豁然:“孤明白了。多谢姐姐!”

我笑道:“前些日子在文澜阁,偶然中看到两个供奉官在誊抄起居注。现在昌平郡王在京中也有十几日了,不知事情究竟如何了?”

我一哂:“姑姑问得好。传闻刘大人的母亲是太后的远房亲戚,皇后也对她的诗作大加赞美。既将我调离长宁宫,又表示我选一个偶然政史的女巡进宫,不是很好么?这是清楚公心,不是私心。”

她在朝臣面前代表他,代表他称本身为——“朕”。

我点头道:“既如此,那殿下又何必于此事耿耿于怀呢?”

我忙道:“殿下老是来永和宫,恐怕刘大人要多心了。她毕竟是殿下的侍读,殿下当尊敬她。”

高曜不假思考,朗声道:“如果母亲,孤天然敢!”

慎嫔嗤的一笑,双目熠熠有光:“不错。我有的,她却没有。”

高曜侧头悄悄吁了一口气道:“孤没有义阳皇姐胆小,先前还只怕皇祖母不喜。”

景园以金沙池为中间,环水建了很多楼台水榭。汴河自西北注入金沙池,从东南流出,横贯汴城。金沙池北的小山坡下是一片梅林,梅林之上是依山势而建的清冷寺。自西北岸向南,一起有很多馆阁别院。南岸正对梅林之处,独矗立一座巍巍四层的楼阁,那便是书廒——太祖当年设在景园的御书房。书廒现在是景园的藏书之所。桃李海棠,临岸照水,杨柳依依,郁郁葱葱。对岸清冷寺的朱墙黄瓦,掩映在丛丛深翠当中。好一个清冷的地点!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