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女帝师一(3)[第3页/共5页]
我不觉讨厌:“我既画了,姐姐就能说,有何讲错之处!”说着翻出一张画,但见一美人坐在镜前细细刻画两颊的红梅,“这张典故,叫作梅花妆。”
正说着,忽听门外小丫头道:“信王世子到了。”
只听呼啦一声,高旸几近是摔帘子闯了出去,草草向长公主行了一礼。长公主斥道:“如何如许慌乱,一点亲王世子的教养也没有!明天不消读书么?如何这会儿有空过来?”
我缓缓道:“武则天每对朝臣,令上官婉儿伏于裙边做书记。某日婉儿猎奇,昂首窥测群臣,被武则天以镇尺击伤脸颊。伤愈后留疤,婉儿便以梅花贴在双颊,遮饰疤痕。谁知这竟为她增加清丽之色,梅花妆自此流行宫闱,传至本朝,深受女子的钟爱。”
柔桑嘻嘻笑道:“怕甚么,母亲又不在这里。”说罢直嚷着要听故事。
我忍不住问道:“玉枢将来也要入宫么?”
我忙道:“宫中的姑姑都向奴婢说了,奴婢明白。”
心中有淡淡的离愁别绪。我微微一笑:“世子即便曲解了奴婢,奴婢又为甚么要恼?入宫以后,想要再和世子随便说说话,也是不能的了。”
实在高旸只不过说了一个故事,何曾成为典故?但是我也懒怠辩驳:“殿下所言甚是。李氏兄弟的故事在唐书中不过寥寥数语,殿下竟记得如此清楚,果然博闻强识。”
我赶紧退后一步,慎重拜下:“奴婢恭听长公主殿下教诲。”
朱云一味躲在房里抽泣,不肯出来。我只得在窗外叮嘱他孝敬父母,好好读书。父亲和母亲不免又多说了几句,直到前面来人催促。我只得擦干眼泪,拜别双亲,跟着来人去见长公主。
长公主端坐垂眸,语气意味深长:“出身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豪杰不问出处,在宫中只要做好本分,天然有圣上和娘娘赏识你。牢记,千万不要做出画蛇添足的事情来。”
我将画推到高旸面前,恭敬道:“也请世子抽取一张,奴婢们洗耳恭听。”
母亲点头赞道:“难为你想得殷勤。”说罢为我系上一只月蟾纹碧玉佩,悄悄道,“但愿我的玉机蟾宫折桂,一鸣惊人。”
忽听门口有人叫道:“谢天谢地,亭主在这里,让奴婢们好找。”本来是柔桑亭主的奶娘领着一干女人到了。高旸甚是绝望,拉起柔桑的手道:“柔桑,我们归去吧。”
高旸睨我一眼,向玉枢和柔桑道:“玉机读书贪多嚼不烂,焉知不会忘典?梨花忘典,正应了本日之事。”玉枢与柔桑相视一笑。我撇一撇嘴,不睬会他。
我挽上披帛,对镜往发髻上簪了一枚青金石花钗:“我晓得,与我一道进宫的蜜斯都有丫头奉侍,以是长公主特地调两个丫头来奉侍我。但我不能要。”说着自镜中定定看着母亲,“一来我本身也不过是个丫头,二来,万一选不上,我还得返来,到时候这两个丫头我自是没脸留着。何况气度不气度,和有没有丫头奉侍,并不相干。”
母亲为我细心清算了衣衫,不由赞道:“长公主的目光公然不错,这身衣衫确是气度。”
高旸慎重道:“那也一定。你若不做嫔妃,十年以后,便能出宫。到当时,孤还在这里等你。”他极快地在我手中塞了一样东西,“口说无凭,以此为证。”说罢拔腿便跑了。
高旸不睬她,将画儿倒扣在桌上,向我笑道:“这手足情深的典故,我说得对不对?”
柔桑蹙眉道:“这个故事不好听,玉机姐姐,还是说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