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05章 女帝师三(67)[第1页/共3页]

[171]《论语·泰伯》:“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肯,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67]《品德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不忒,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159]《宋书·传记第四十四·袁传》:“舅蔡兴宗谓之曰:‘襄阳星恶,岂可冒邪?’曰:‘白刃交前,不救流矢,事有缓急故也。今者之行,本愿生出虎口。且天道辽远,何必皆验,如其有征,当修德以禳之耳。’”

[151]储光羲《酬李处士山中见赠》

[158]《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裴松之注:孙盛曰:‘夫士不事其所非,不非其所事,趣舍出处,而岂徒哉!则既策名新朝,委质异代,而方怀贰心生忿,欲奋爽言,岂风雅君子去就之分哉?’”

[154]《国语·卷第十八》:“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因而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以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是不先恤民而后己之富乎?”

[146]《汉书·食货志第四》:“财者,帝王以是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165]《古乐府·飞鹄行》,鹄即天鹅。

[150]《论语·颜渊第十二》:“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可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可焉,可谓远也已矣。’”

[166]《品德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是以贤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有为,则无不治。”

[139]《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声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盘桓。一弹再三叹,慷慨不足哀。不吝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163]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57]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169]《诗经·小雅·出车》

[149]《三国志·魏书第十·荀彧荀攸贾诩传》:“是时,文帝(曹丕)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曹)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文帝令人问(贾)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罢了。’文帝从之,深自砥砺。太祖(曹操)又尝屏除摆布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袁绍)、刘景升(刘表)父子也。’太祖大笑,因而太子遂定。”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没有措置好担当人题目,乃至败亡。

[153]《后汉书·马援传记第十四》:“(马)援乃上疏曰:‘臣援自念归身圣朝,奉事陛下,本无公辅一言之荐,摆布为容之助。臣不自陈,陛下何因闻之。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故敢触冒罪忌,昧死陈诚。……’”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