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05章 女帝师三(67)[第2页/共3页]

[139]《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声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盘桓。一弹再三叹,慷慨不足哀。不吝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167]《品德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不忒,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163]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54]《国语·卷第十八》:“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因而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以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是不先恤民而后己之富乎?”

[143]《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如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驰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不足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当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165]《古乐府·飞鹄行》,鹄即天鹅。

[141]《尚书·舜典》:“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144]《史记·循吏传记》:“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动,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166]《品德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是以贤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有为,则无不治。”

[151]储光羲《酬李处士山中见赠》

[160]《庄子·骈拇》:“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故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

[153]《后汉书·马援传记第十四》:“(马)援乃上疏曰:‘臣援自念归身圣朝,奉事陛下,本无公辅一言之荐,摆布为容之助。臣不自陈,陛下何因闻之。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故敢触冒罪忌,昧死陈诚。……’”

[173]《论语·颜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成则止,毋自辱焉。’”

[158]《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裴松之注:孙盛曰:‘夫士不事其所非,不非其所事,趣舍出处,而岂徒哉!则既策名新朝,委质异代,而方怀贰心生忿,欲奋爽言,岂风雅君子去就之分哉?’”

[140]沈约《夕行闻夜鹤》:“既不经拜别,安知慕侣心。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且养凌云翅,俯仰弄浊音。所望浮丘子,朝夕来相寻。”

[145]《文子·上德》:“有鸟将来,筹措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故事或不成前规,物或不成预虑,故贤人畜道待时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