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202章 女帝师三(64)[第4页/共4页]

[23]《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谓:‘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而那封从官方来告密我的奏疏,是我命小钱回家让朱云写的。与其待劾,不如自劾。诸葛亮曾云:“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210]

[22]《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繁华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以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我忙道:“时价隆冬,并无官员巡行天下,一时不知洛阳水患的真正原委,倒也不奇。何况官员上书分歧百姓,轻重缓急、说话口气都要细心拿捏,不免会慢些,那里比得了百姓们心直口快?”

[15]《南齐书·传记第二十七·王秀之传》:“丈夫处世,岂可寂漠恩荣,空为后代一丘土?足下业润重光,声居朝右,不修高世之绩,将何隔于愚夫?”

我笑道:“那恰好。这件差事他必然能办好。”

天子仰身斜倚在深绿色的竹枝靠枕上,双目微合,似笑非笑:“才刚说这幅画并未见高超之处,传闻是徐鲁所作,你便忙不迭地称吉祥,还把王维阿谀奸相李林甫的诗拿出来讲嘴,莫非你想说,朕是‘有仁德’的唐玄宗么?”

天子又道:“说到……奸相,朕昨日读到两封奏疏,一封说西都洛阳大水,必是上天感化。另一封是弹劾李司政的,各种罪条中,便有洛阳的水患灾异。你说,朕该不该免除李司政?”

小简笑道:“陛下得了好画儿,专等大人去赏。且气候太热,便罢了经筵,也免得大臣们驰驱。”

[7]《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我微微一笑,诚心道:“所谓‘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208]。陛下继太祖基业,奄有四海,百姓安居,蛮夷伏首,四境安宁,百业畅旺,实为有道明君。既是明君,何愁朝无诤臣?陛下静待些光阴,定有台谏上书陈述此事。还请陛下宽解。”

有淡淡的哀思如薄雾漫过,转念一想,又不觉好笑。有甚么可哀思的?就算我真的做了他的贵妃,他也不会经心全意地信赖我。陆皇后便是前车之鉴。

我从没有希冀他的信赖,他待我也不过如此。

[20]《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身材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操行道,立名于后代,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究立品。《风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6]《孝经·圣治章第九》:“子曰:‘六合之性,报酬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

我一怔,道:“陛下明断,微臣不敢擅言国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