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41章 女帝师三(3)[第3页/共4页]

“长大后,卞经从县中狱吏做起,辟为青州太守主簿,试守郓城令,后为骁王咨议参军,领记室。你父亲不肯仕进,便只在王府中做个清闲闲散的门客。两人常出入王府的阁房后堂,是兄长的亲信幕僚。父皇立尚氏为后、高思谚为太子的第三年,卞经与你父亲商定,倘若骁王事败,必得有一人忍辱负重,图谋后事。因而卞经留在了骁王府,而朱鸣便来了我的府中。又过了两年,兄长被杀,高思谚爱好卞经的才调,本拟监禁两年再外放为官。但卞经只愿一死,以酬兄长知遇之恩,终究以附逆问斩。他临死之前,将你母女三人拜托给你父亲。自那今后,我和你父亲便开端经心安插,四周找寻可靠的帮手。第一个寻到的人,便是翟恩仙。”

本来竟是我错了。

我叹道:“他如何能请得动法寂长老?又是这时候来……”

我起家唤了绿萼出去。小简带来的四个内监早捧过铜盆、手巾、菱花镜等物,垂首恭立。绿萼从银盘上取过白玉疏齿栉:“女人,才刚公子来过了,说有要紧事寻女人。”

汉时梁王太傅贾谊,因梁王堕马而死,郁郁而终,长年仅三十三岁。后代有叹惋道:“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3]汉时赋家扬雄论屈原:“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4]是啊,遇不遇,命也,何必以性命相酬?

我点头道:“我要安息了,谁也不见。他既然要来,就把芳馨姑姑送出来的白玉珠备好,替我还给他吧。”

我忙问道:“世子殿下现在那边?”

我浅笑道:“铳棍的铁柄上包着竹藤漆,一是防滑,二是防热。你何必要倒着拿?”

我微微一笑,翻过他的掌缘道:“何必母亲说?你背阔腰挺,肤色乌黑,申明你常在室外打熬筋骨。你双腿外曲,这是你长年跨马,双腿夹住马身的成果。你的左手的虎口、五指、掌心至掌缘都有厚厚的茧子,这是大力勒缰而至。你右手的掌缘触手粗糙,只要薄薄一层老皮,申明你右手并不常常抓缰绳。那么你的右手必是执兵器。是甚么兵器?”

我悄悄抚着他的手心,心疼道:“你的手心到手背有一圈稍稍白净,并有勒痕,这是因为你用布条或皮带缠过。而你手心有轻微的红肿脱皮,这是被烫伤的陈迹。只要火器才会发烫,乃至于你要用布条缠停止掌来拿。我晓得火器厂有一种铳棍,长六尺五寸,重十斤,上身细直,下身铁连心,外用竹藤漆包裹,射程一百余步,可连发两弹,步兵马队皆可利用。将弹子收回后,缓则装弹,急则作闷棍利用。而当时铳管常常另有些热,但铳柄并不会热。但是你常常将铳倒转,拿着铳管用铁柄击打仇敌,久而久之,手中肌肤轻则红肿脱皮,重则疼痛腐败。是不是?”

两个小厮在门口侍立,女人们都候在屋外听候叮咛。只见先前打呵欠的女人上前轻声道:“大相国寺的高僧法寂长老在内里为朱总管念佛超度,请大人先不要出来。”

我啪的一声将白玉栉拍在桌上,绿萼身子一颤,忙跪了下来,低头不语。我冷冷道:“这话是他让你说的,还是你本身要说的?”

熙平道:“你的生父卞经和你父亲是存亡之交。他二人俱因兵乱,父母双亡,相依为命,与人帮工为生,受尽忽视与屈辱。卞经为人牧羊,采水边蒲苇编册誊写。你父亲入山砍柴,担束薪不忘朗读,受尽世人嘲笑。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