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38章 女帝师二(67)[第1页/共3页]

[84]《管子·情势第二》:“必得之事,不敷赖也;必承诺之言,不敷信也。”

[116]《抱朴子·释滞卷八》:“要道不烦,所为鲜耳。但患志之不立,信之不笃,何忧于人理之废乎?长才者兼而修之,何难之有?”

[99]《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110]《品德经·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贿不足。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90]《庄子·外篇·骈拇》:“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贤人则以身殉天下。”

[87]师旷,字子野,山西洪洞人,春秋时闻名乐工。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操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代。

[89]《周易·系辞上》:“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81]《论语·卫灵公十五》

[82]西晋江统《徙戎论》

[103]《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杨恽传》:“恽曰:‘事何轻易!胫胫者一定全也。我不能自保,真人所谓鼠不容穴衔窭数者也。’”窭数:用茅草结成的圆圈,放在头上做顶东西的垫子。

[115]《汉书·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枚乘传》:“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磨砻底厉,不见其损,偶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偶然而大;积善累行,不知其善,偶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偶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102]《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93]《吕氏春秋·览卷第十六》:“鲁国之法,鲁报酬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88]《汉书·袁盎晁错传第十九》:“其为法律也,合于情面而后行之;其动众使民也,本于人事然后为之。”

[100]《孟子·告子下》:“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地盘,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国蠹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国蠹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92]《汉书·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赞曰:仲尼‘恶利口之覆邦家’,蒯通一说而丧三俊,其得不亨者,幸也。伍被安于危国,身为谋主,忠不终而诈雠,诛夷不亦宜乎!”

[105]《裴注三国志·吴书·宗室传第六》:“裴松之注:初,(盛)宪与少府孔融善,融忧其不免祸,乃与曹公书曰:‘光阴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寥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