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女帝师(全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38章 女帝师二(67)[第2页/共3页]

[83]《晋书·载记第二十五·乞伏乾归传》:“乾归曰:‘自古无不亡之国,废兴命也。苟天未亡我,冀兴复有期。德之不建,何为俱死!公等自爱,吾将寄食以终余年。’”

[105]《裴注三国志·吴书·宗室传第六》:“裴松之注:初,(盛)宪与少府孔融善,融忧其不免祸,乃与曹公书曰:‘光阴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寥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92]《汉书·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赞曰:仲尼‘恶利口之覆邦家’,蒯通一说而丧三俊,其得不亨者,幸也。伍被安于危国,身为谋主,忠不终而诈雠,诛夷不亦宜乎!”

[86]《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知不成何如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99]《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111]《诗经·风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80]《宋书·传记第二十九·范晔传》:“(范晔)在狱为诗曰:‘祸福本无兆,性命归有极。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在生已可知,来缘无识。好丑共一丘,何足异枉直。不论东陵上,宁辨首山侧。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寄言保存子,此路行复即。’”

[97]《春秋公羊传》:“昭公二十年。……贤公子喜时,则曷为为会讳?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贤者子孙,故正报酬之讳也。”

[94]《庄子·至乐》:“颜渊东之齐,孔子有忧色。子贡下席而问曰:‘小子敢问:回东之齐,夫子有忧色,何邪?’孔子曰:‘善哉汝问!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成以怀大,绠短者不成以汲深。”夫如果者,觉得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成损益。……’”

[96]《说苑·奉使》:“秦王忿然作色,怒曰:‘公亦曾见天子之怒乎?’唐且曰:‘王臣未曾见也。’秦王曰:‘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亦尝见夫布衣韦带之士怒乎?’秦王曰:‘布衣韦带之士怒也,解冠徒跣,以头颡地耳,何难知者。’唐且曰:‘此乃匹夫愚人之怒耳,非布衣韦带之士怒也。夫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月,奔星昼出;要离刺王子庆忌,苍隼击于台上;聂政刺韩王之季父,白虹贯日。此三人皆布衣韦带之士怒矣,与臣将四。士含怒未发,厉于天。士无怒即已,一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即案匕首起视秦王曰:‘今将是矣。’秦王变色长跪曰:‘先生就坐,寡人喻矣。秦破韩灭魏,鄢陵独以五十里地存者,徒用先生之故耳。’”

[89]《周易·系辞上》:“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87]师旷,字子野,山西洪洞人,春秋时闻名乐工。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操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代。

[106]《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108]《后汉书·光武十王传记第三十二》:“臣苍疲驽,特为陛下慈恩覆护,在家备教诲之仁,升朝蒙爵命之首,制书褒美,班之四海,举负薪之才,升君子之器。”

[102]《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