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中兴时代》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章 民国二十年(1931)[第2页/共20页]

两位墨客憨直的举止神态及文明精力,皆现于笔端,让人读来不由莞尔。

四个月后,吴晗再次写信给胡适,告之蒋廷黻先生劝本身研讨明史。胡适致信吴晗说:“蒋先生希冀你研讨明史,这是一个最好的奉劝。”信中说,“秦汉期间质料太少,不是初学所能清算”,“晚代汗青,质料较多,初看去似甚难,实在较易清算,因为到处脚结壮地,但肯勤奋,天然有功。凡立一说,进一解,皆轻易证明,最能够练习体例”。

笔者的同事、老舍的大女儿舒济大姐在《从父亲老舍的满族籍和习好提及》一文中,先容老舍1930年夏从英国路过新加坡时,做了几个月西席,然后再经上海回到北平,“住在他的同窗、老友白涤洲家中”。“一天,北平门生画报社记者陈逸飞去拜访他,他正在屋中练拳,他对陈逸飞说,他练的是昆仑六合拳的内家拳,专重气功,是为了摄生防身。陈不信能够防身,两人一过手,一下子就把陈击败。”

另几封书柬也是写朋友集会、谈诗说禅的。前不久,见收信人朱英诞写的《记念冯文炳先生(外一篇)——西仓清谈小记》(《新文学史料》)一文,让我们对当时废名的处境有所体味。

最为出色的是,1965年春,老舍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的一个月间,交友了很多日本文学界的朋友。一次集会,在未经安排的环境下,老舍与日本年青的剧作家城山三郎停止了一次比武技击演出。厥后城山三郎回想道:

偶然颁发一些顾影自怜的吞吞吐吐的文章的废名先生,这回在《人间世》上鼓吹他的文学观了:文学不是鼓吹。

实在,高长虹攻讦鲁迅的同时,也攻讦了鲁迅的死仇家陈西滢(陈源)。1926年年底,鲁迅到厦门教书。他在《〈阿Q正传〉的成因》以及1928年6月写作的《〈奔腾〉编校跋文》等文中天然以更刺耳的说话回击。

丁文江,江苏泰兴人,地质学家。1921年与胡适同办《尽力周刊》,倡导“好人当局”。1926年4月,曾任淞沪商埠总办。5月,他在上海各个人欢迎会上颁发演说,此中有“鄙人为一书白痴,一个大傻子,决不以仕进而窜改其脸孔”等语。1926年7月,鲁迅曾在《顿时支日记》一文中,一口气攻讦了陈源、胡适、牛荣声、刘海粟等一干人,此中有丁文江。鲁迅于1931年12月写的文章《知难行难》中,针对《申报》一则电文,“南京专电:丁文江、胡适,来京谒蒋,此来奉蒋如,对大局有所垂询……”,再次对丁、胡停止讽刺。

1930年11月4日,百姓党上海市党部落第八区党部,将写文章攻讦百姓党的罗隆基告到上海戒备司令部,指责罗隆基“谈吐反动,欺侮总理”,罗隆基遂被戒备司令部公安局逮捕。在胡适多方救援下,罗被保释。不久,罗又写《我的被捕的颠末与恶感》。当局又以“挟忿诽谤”为由,强令光彩大学辞退罗氏。为此,胡适曾代光彩大黉舍长草拟了一个《上蒋介石呈》,直接向蒋介石解释其事启事并为罗隆基鸣冤,“今有一事上陈,即教诲部饬令光彩大学撤去罗隆基教员职务是也。罗隆基在《新月》杂志颁发言论,意在主张人权,间有攻讦党治之语,其说话容有未当。唯其谈吐均由小我卖力署名,纯粹以百姓资格发抒定见”,拟请夺职撤换处罚,以示包涵如此。

废名说:“《聊斋》跟我也有点干系。不过,我说最好的一部书是《牡丹亭》。”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