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三章 九月授衣[第1页/共3页]
刘浓神思悠悠,皱眉未答。
开朗的笑声由村中传出,郭璞与薛恭连袂而来。桥游思抿了抿嘴,驱着小白马避于柳下。
刘浓虽身为汝南内吏,兼任上蔡府君,却非事必躬亲之人,军卒自有诸将戌训,外务则多赖郭璞等人筹划。
当策马慢跑过一所村庄时,竟然见到一只瘦犬盘桓于篱笆墙,更加令人诧异的是,在那翠墙的一侧,有一小片蕉苇,内里有个窈窕女子正弯身采苇,白嫩的手,青莹的苇叶,衬映作画。驰名青年男人立于苇圃旁,手里捧着一束野花,满眼柔情的看着女子。继而,那男人一阵嘟嚷,女子红着脸不睬。少倾,那男人搔首踟躇,而后,悄悄窜进苇田里,把野花一搁,落荒而逃。
郭璞稍作沉吟,低声道:“雍丘来信,北面战事,恐旬月便起。依郭璞度之,兵凶战危,不成不慎,纵使汝南无忧,也理应早作绸缪,以防万一。”
一起缓驰,街道两旁的民舍已尽复,待至内城墙时,城墙已焕然一新。
刘浓剑眉一扬,嘴角一裂,微微倾身,故作未听清:“夫君?府君?小娘子,唤我何事?”‘小’字一闪即逝,囫囵不清。
人不成尽才,该当择才而任。而他对择任之人管束甚少,用人不疑,凝人不消。郭璞极擅内事,薛恭熟谙北地情面,二人共同得极好,不但将上蔡万民打理的井井有条,尚且影响河西诸坞,外联固始,遥控鲖阳。
刘浓再道:“尚需暗作筹办,以纳流民。”
待郭璞一走,刘浓心中起伏难平,不自禁的纵马冲至高处,瞭望洛阳方向,暗道:此战,祖豫州已然耗尽淮南诸郡之力,其与郗伯父联伐石勒,意在复夺洛阳。洛阳与汝南隔着颖川,何况,另有李矩据荣阳,汝南理应无碍。然,战事一起,流民必定簇拥而至……
刘浓不知小女郎心中所想,却唯恐伤着她,是以驰的不疾。一起上,不时有里正乡老出村来迎,刘浓并未滋扰乡里,稍事寒喧,互作礼揖,便轻然拜别。
桥游思抖了抖缰,小白马靠得飞雪更近了些,小女郎颤了颤眉,咬着唇,伸脱手,悄悄碰了碰刘浓的手臂。
不知何故,自她一来,刘浓便身心轻巧,经常以言语戏之,却也不敢过分冒昧她,柔声道:“小娘子所言极是,刘浓放浪了。”说着,目光凝睇着她那微肿的樱唇,淡淡的笑着。
桥游思脸颊寸寸染红,定定的看着他,细声道:“乔木居北山,南萝当蒲伏。游思,游思不悔。”
“遵令!”郭璞面色冷沉,回身欲走。
桥游思喜游上蔡,而上蔡之民亦极喜见到她。每逢她与刘浓并驾而行时,看到的人皆会沉默避于一侧,脸上弥漫着由衷的笑意。
桥游思并骑于刘浓身侧,看着他紧皱的眉头,轻声道:“但是,战事将起?”
“呀!”
桥游思骑着一匹乌黑的小马,嘴角带着文静的笑容,漫眼打量古城。
郭璞驱马而至,看了看桥游思,见刘浓并不避及,便沉声道:“郎君,另有一事,郭璞也乃方知,事关雍丘。”
见得此景,美郎君胸怀尽开,把马一勒,放声咏道:“七月流火,玄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小女郎心机聪明不凡,如何不知,刘浓带着她巡示乡野乃一举多得,既可伴随她聊解沉闷,亦可使上蔡之民见之,心生神驰。
刘浓剑眉一挑,问道:“何事?”
出城,漫坡泄下。城外秋黄一片,不时见得道道烟柱升腾而起,那是乡民在燃烧粟草,存肥于田。而田垅中,四周皆是繁忙的身影,挥汗如雨之时,间或又听闻哩曲飘飞,正作万物复苏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