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二章 情至深处[第1页/共3页]
悄悄一触,温滑极软,令人难以舍弃,故而,尝试续探。
刘浓想了想:“且稍待,我先至东室。”
方一出室,便见院门口闪出个小脑袋,古灵精怪的左瞅右瞅,恰是小黑丫,待瞥见刘浓,秀眉一扬,嘴角却浅浅翘起,福了一福:“黑丫,见过刘……刘威虏。”
是夜,散帐以后,祖逖仰观晓月,蓦地间,悲从中来,昏迷于帐外,人事不知。幸而,随军长吏骆隆护之及时,日半复醒。
而郗鉴虽未得入江东,然并不泄气,与纪瞻促膝终夜,待将家眷安设于吴郡后,马上率军北回兖州,厉兵秣马,筹办秋冬守势。于建康其间,郗鉴曾三度行经王氏之门,不知何故,未入。
“吱吱……”小伊威不幸兮兮的叫着。
黑丫瞅了一眼手中软作一团的小伊威,淡声道:“晴焉阿姐,我要去寻桥小娘子。”
身前闪出一人,乃是晴焉。
床上的小人儿浅浅喃了一声,动了动肩,皱了皱眉头,抿了抿嘴。
织素摆食于案,吃食甚简,独一两碟。自桥游思来上蔡,织素便不再熬粥,只备小菜。一碟酱伴鱼腥草,一碟山野蕨菜,皆乃轻贱之物。
待食毕,抹洁净嘴角。
晴焉看着刘浓挑帘入室,嘴角洋着笑,拉着小黑丫的手,不由分辩的便往外走,待至前院。
蒙蒙凌晨,将将拂晓。窗外雨歇澜静,缓缓暗香透过纸窗裂缝绵出去,缠绕在鼻尖,浓凝不腻,久经不散。
一声巧笑自桂树后响起,随即,晴焉手提萝裙,轻步转出来,右手拖着一方木盘,中有一瓮陶灌,冒着缓缓热气,待至窗下,抬头笑道:“刘郎君这般念怀我家小娘子,倒也不枉小娘子一大早的,便叮嘱晴焉为刘郎君熬粥。”说着,踏上窗下阶,高高举起瓮中粥。
刘浓捧着红豆粥吃的极香,足足食了三碗。
“游思,是我,嘶……”
刘浓晒然一笑,表情愉悦,阔步向东室走去。
转过屏风,走入阁房,脚步落得极轻。案上芥香缓浮,暗香味却渐浓。
缩在床角成一团,抱着膝的小女郎,樱红俏脸渐渐答复玉白,瞥了瞥床边难堪不已的刘浓,偷偷抿嘴含笑,却喃道:“游思,是来踏游的,君,君,切莫戏之……”
黑丫看着刘浓的背影,嘴巴一嘟,心中俄然恼了,从怀中拽出‘刘府君’,并起根两手指,悄悄扇了两下,嗔道:“本日禁汝之食,干果归于郭内吏。”
刘浓正在细心咀嚼,猝不及防之下,被咬了个正着,舌尖破了,咸咸的,不由得嘶了两口气,放开了胡乱挣扎的小女郎。
小黑丫的眼睛落入晴焉乌黑的掌心,内里卧着一枚精美的簪花,流苏若凝雪,颤蕊似绽露。顷刻间,小黑丫健忘了‘刘府君’,眼睛眨啊眨,而粗布裙下,那小巧的脚尖一翘、一翘。
雪色帷幄里,模糊得见一把青丝水泄于榻。揭开帷幔,叠手叠脚的走到绣榻前,沉静坐在床边,把那悄露于外的雪藕,悄悄的塞进梅花映雪被里。
半晌。
“刘府君,何故惊奇!”
“嗯……嘶……”
唉!
而后,满朝热议,因各种启事,莫论王谢袁萧,亦或江东本地世家齐齐上奏言否。司马睿几经迟疑,不敌世家同心合力,只得扼腕作罢。随即,刘隗顺势复提建镇西军一事,司马睿赤目中顾,于堂作决,即建镇西军。
刘浓挑开帘,在前室除履,踩着苇席而入,室中有淡淡香气,似芥香又非,多了多少温甜,细细一辩,乃是桥游思的味道。
“哦……”
殊不知,小黑丫却粘了上来,端动手与他并肩而行,边走边喃喃自语:“黑丫是来寻桥小娘子的,小娘子昨日赠了黑丫珠玉棋子,阿父言,礼尚来往,方可亘久。”说着,抬眼瞅了瞅刘浓,悄悄的掂起了脚尖。刘浓身高七尺,而她却只要五尺半,相差过分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