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门阀风流》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两百八十三章 九月授衣[第2页/共3页]

刘浓回过神来,见她的眼眸中写满担忧,便握着她的手,笑道:“北地极是艰苦,可曾悔怨南来?”

桥游思抖了抖缰,小白马靠得飞雪更近了些,小女郎颤了颤眉,咬着唇,伸脱手,悄悄碰了碰刘浓的手臂。

刘浓不知小女郎心中所想,却唯恐伤着她,是以驰的不疾。一起上,不时有里正乡老出村来迎,刘浓并未滋扰乡里,稍事寒喧,互作礼揖,便轻然拜别。

桥游思脸颊寸寸染红,定定的看着他,细声道:“乔木居北山,南萝当蒲伏。游思,游思不悔。”

闻言,郭璞嘴角一歪,张口便行辩驳,薛恭为人忠诚,岂是他的敌手,三两下便被辩得哑口无言。

当策马慢跑过一所村庄时,竟然见到一只瘦犬盘桓于篱笆墙,更加令人诧异的是,在那翠墙的一侧,有一小片蕉苇,内里有个窈窕女子正弯身采苇,白嫩的手,青莹的苇叶,衬映作画。驰名青年男人立于苇圃旁,手里捧着一束野花,满眼柔情的看着女子。继而,那男人一阵嘟嚷,女子红着脸不睬。少倾,那男人搔首踟躇,而后,悄悄窜进苇田里,把野花一搁,落荒而逃。

刘浓再道:“尚需暗作筹办,以纳流民。”

就在刘浓细细沉吟时,桥游思俄然悄悄唤道,小女郎俏脸簇红,好生难堪情,委实不知该如何称呼他。若叫瞻箦,那是郎君们的称呼,若叫刘郎君又嫌陌生。

一起缓驰,街道两旁的民舍已尽复,待至内城墙时,城墙已焕然一新。

三人聊得半晌,听闻刘浓尚欲前去河西,而薛恭与郭璞皆有事在身,便告别拜别。

见得此景,美郎君胸怀尽开,把马一勒,放声咏道:“七月流火,玄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河西诸坞……

刘浓携着小女郎,引马踏上汝河桥,身后却传来马蹄声,刘浓转头一看,郭璞去而复返,心中一奇,勒马于桥头。

郭璞点头晃脑的打马至近前,对着桥游思遥遥阖了阖首,朝着刘浓一揖,笑道:“郎君兴趣极好,方才,郭璞夜观天象,今宵定有良月坐怀,届时,莫若郭璞与郎君彻夜咏赋?”

桥游思喜游上蔡,而上蔡之民亦极喜见到她。每逢她与刘浓并驾而行时,看到的人皆会沉默避于一侧,脸上弥漫着由衷的笑意。

桥游思羞得不可,微微垂首,满心倒是既恼且喜,轻声道:“荀娘子可在营中,游思惟去拜访。”她来了月旬,与荀灌娘极其交好。荀娘子既擅兵道,便精棋道,二女经常对弈,难分胜负。

“格格……”

开朗的笑声由村中传出,郭璞与薛恭连袂而来。桥游思抿了抿嘴,驱着小白马避于柳下。

秋鸟于飞,回旋于城,洒落一地清脆。微雨后的上蔡城,虽不若江南那般烟水如画,但也格外清幽。

桥游思咬着嘴唇,额间晕红欲滴,嗔道:“君子当守礼,岂可,岂可行登徒子之言语也。”

刘浓神思悠悠,皱眉未答。

刘浓剑眉一挑,问道:“何事?”

小女郎心机聪明不凡,如何不知,刘浓带着她巡示乡野乃一举多得,既可伴随她聊解沉闷,亦可使上蔡之民见之,心生神驰。

正捧着花细嗅的女子神情蓦地一惊,随即便瞥见柳道中的刘浓与桥游思,脸上蓦地红透,仓猝不迭的捧着花福了一福,而后,提着裙摆,缓慢的逃进了篱笆墙里。

刘浓见她气色极好,便笑道:“现下乃秋浓马肥之季,荀娘子想必正于河西训演骑军,无妨前行一观。”言罢,把马一拔,穿出洁净整齐的巷道,向城外而行。二人身后,跟着五十骑,乃是桥氏部曲。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