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五一三”事件的过程及影响[第4页/共8页]
对动乱事件做出正式深思的是天下行动委员会于1969年10月9日提出的有关陈述。关于其启事,陈述也谈到了马来亚**和华人私会党的题目,但同时也指出了其他方面的身分,如马来人与非马来人在宪法解释上的分歧、移民族群对宪法有关马来人特权等规定的不满、竞选活动中在朝党和反对党对种族情感的激化以及反对党在胜利游行中所表示出来的种族欺侮和威胁行动等。不过,厥后又逐步熟谙到更加底子的启事是马来人的经济职位相对低下及其不满情感,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种族分化和敌意”。这些政治上的深思,仍然是马来人魁首首要站在本族群的态度上做出的,它贫乏了解他族群职位和要求及其感受的公允视角。本色上,对于1969年“五一三”事件之产生,自英国殖民统治以来,一向盘桓在马来亚,马来西亚政坛的民族轻视题目是难辞其咎的:独立前是殖民主义的民族轻视,马来人也是受轻视者之一,独立后则是马来民族主义的民族轻视,华人在这两种轻视下都是最大的捐躯品。
其他三个反对党虽都宣称本身为非族基党,是代表多元族群的,但其成员却首要以华报酬主,竞选中也都把其锋芒指向马华公会。民主行动党反对种族霸权,主张建立一个多元种族、多元说话、多元宗教的马来西亚社会,其竞选宣言是“实现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towards a ysia),这就是所谓的“setapak原则声明”。联盟党抨击该党为反马来人特权的族群党,是假装的群众行动党。民政党是在“划1、公允、机遇均等、我们的目标”标语下投入竞选活动的,详细目标是不使联盟党获得议会三分之二席位,以“再次粉碎宪法付与我们的权力和保障”。该党在接管马来语作为国度说话的职位和政策的根本上,主张“合法利用统统说话”,支撑保存汉文和淡米尔文中学,建立大学,令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等能接管高档教诲。该党遭到了联盟党的有关**的指责。群众进步党的竞选标语是“马来西亚是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该党在1955年大选时,曾支撑马来人特权,但此次竞选中却改而对之持反对态度,主张多元说话,华语和淡米尔语应为官方说话,是以,在三个反对党中,最具华人偏向。在竞选活动中,为了不分离选票,三个反对党还构成竞选联盟,“这一战略非常有效,它予联盟党以沉重打击。”
鉴于局势失控,14日,国度元首宣布天下进入告急状况,宪法和立法议会被停止,原定沙巴和砂拉越的推举也被不按期地推迟。两天后,Tunku Abdul Rahman建立了由10人构成并以副辅弼Tun Abdul Razak为首的天下行动委员会,卖力告急期间的行政事件。同时还任命了一个新内阁,其职位高于行动委员会,Tunku Abdul Rahman仍充当辅弼,节制着全部国度,行动委员会须向他卖力。但是,就在这个关头时候,特别对华人来讲其好处和要求更需求获得保护的关头时候,以陈雄信为首的马华公会却于5月13日动乱全面发作之前,负气宣布不再插手新当局,固然为了使联盟保持多数职位仍留在此中,启事是马华已落空了华裔选民的信赖。不过,5月20日,还是有3名马华成员插手了告急期间的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