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渌水依荷起微澜》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荷塘花语[第1页/共3页]

原说这庙门之前设此一亭。定是香炉煮清茶,由一旁默不出声的小沙弥奉上便罢。

究竟也果然如伉俪俩所料,不出六月末,那隔壁村中悠长闪现衰颓之势的小净台寺内,已是大有窜改。

如果此话叫卢家二房两位得知后,却不知是多么神情?

没了摆布服侍之人唯有庄上新来的把式。将两人一起安稳送至庙门前,方才牵过一旁自行饮马安息去了。

“何止于此。夫君此番前来,可感觉这山道已是便得平坦了很多?”问及道途之事,这旁卢临渊不由已是一愣,不待再作细想已是悠悠吐出一句:“倒是比起客岁祭奠之前,走得安稳多了。”

直到将最后一道菜肴传授结束,这卢家的二房奶奶才不由得心头一怔,由此脱手交于寺院当中,倒也是不错之法。起码今后好些日子里,不管是前次参与祭奠的族亲也好,还是随行往京的大房也罢,皆会晓得那渌水山庄的仆人,已将食单传于小净台寺了。

待到亭中坐定,点了吃食茶饮后,两人才低声扳谈起来。

“这般说来,倒不失为功德一桩!即便再有旁人动了心机,也毫不能与佛门中人相争此物了。”啜了口茶,不免接着轻笑道:“至于那副寺承诺的三百两纹银,反倒不宜别传。一来,怕故意之人是以胡乱测度;二来,我们家这份食单如果落入商户手中,也远不止这些。不管是放眼长远,还是着眼现在而言,皆是不智之举!”

再看这旁伉俪二人,干脆一身浅显人家的装束,平平无奇。唯有二爷手中的那柄,微微泛着光阴之痕的骨扇,略可算作显眼之处。或许是扇坠品相不差,免不得引来几个懂行之人是侧目一二,却不知此扇真正可贵之处,不在扇骨与扇坠,而是扇面之上的大师手笔。

只见这旁二奶奶忙是摆手,轻了摇了点头:“若真是我与这寺中绘制的凉亭图稿,定是力劝改作双层水榭才好。”

“现在山头一片,也由我家购置下来,却为何又盯上了余下那四十亩良田来?”略略沉吟一二,才转向身边相公问道:“莫不是县中再无富户之家,购买旁的田产不成。若非这般,却不免有些能人所难了吧,起初已知我家是借了内债,才将那片山头全数拿下。现在又来摸索,这县尊到底是如何作想?”

正待伉俪俩相视一笑,悄悄点头重又转向窗外精美之际,那男人侃侃而谈之言,却已将两人的目光引了畴昔。

旁的不提,单是庙门前的那一大片荷花池边,已再没了昔日的萧瑟气象。取而代之的是,游人三两成群。即便不是那特来祈福、还愿之人,也定是会在此稍作逗留。

殊不知,这小净台寺中的主持,却不是那般恪守之辈,不但修了个颇似私故里林当中水榭地点。令人更加叫绝的是,竟然还是早有筹办。竟然以竹帘作帷,鲜明在亭中隔出一半。特留给那些内宅女眷们停歇在此,赏池中美景。品亭中新奇。

现在,眼看着那般世外瑶池地点,就此颓废式微下来,倒是于心不忍。因此伉俪俩商讨着帮村一二,也在道理当中。

点头认同夫君的此番提示,已顺口接道:“素斋本来就绝非独此一家,即便不算上那些名刹古寺,也是很多。待等那小净台寺以荷花为宴的名声传出。定是吸引世人的视野。而祭奠当时在场的卢姓亲族当中,必能有所耳闻。只需稍作遐想,便可将这些日子来对于渌水山庄的存眷,转移了大半。”

“姑母可知,这亭上题字那位倒是这县衙当中,才于客岁秋后上任的县尊大人!不提这笔力浑厚,单是这‘荷塘花语’四字,便可见这位大人的品性,才学……!”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