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碧血剑(71)[第2页/共4页]
[110]钱家修白冤疏:“嗟嗟!锦衣何地?特工何人?竟袖手而七人竟走耶?抑七人俱有翼而能上飞耶?总欲杀一崇焕,故不吝互为圈套。”此中又说:“方天启年间,诸阳失卫,山海孤寒。当此时谁能存亡忘心,身家不顾?独崇焕以八闽小吏,报效而东,经历风霜,备尝险阻,上无父母,下乏妻孥,夜静胡笳,征人泪落。焕独何心,亦堪此哉?毋亦君父之难,有不得不然者耳。”崇祯批答:“批览卿奏,具见忠爱。袁崇焕鞫问明白,即着前去边塞建功,另议擢用。”
[107]据王先谦《东华录》天聪三年所载。又据《崇祯长编》二年十仲春甲子:“大清兵驻南海子,提督大坝马房寺人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口称:‘我是万岁爷养马的官儿。’大清兵将春等带至德胜门鲍姓等人看管。”关于设反间计一事,据《东华录》载,此计出于皇太极,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承皇太极的密计,与所俘寺人冒充私语,用心让杨寺人听到。但据黄宗羲为钱龙锡所写的墓碑铭〈大学士机山钱公神道碑铭〉中,说此反间计是范文程所献策,而为皇太极所采。又,张宸《范文程传》中有一句说:“章京范文程亦进密策,令纵反间去崇焕。”(《东莞县志·袁崇焕传》援引)据杨宝霖先生的考据:黄梨洲的门生万斯同曾援助王鸿绪修《明史》,以是万斯同有机遇晤到清当局的奥妙档案;《东莞县志》的主修人陈伯陶在光绪年间曾为史馆总纂,以是能见到张宸所作的《范文程传》。我在《碧血剑》中写皇太极访问范文程、鲍承先、宁完我,隐含此事。
只听得安大人贼忒嘻嘻的笑道:“我找得你好苦,舍得烧你吗?我们来叙话旧情吧!”说着发足踢门,只两脚,门闩喀喇一声断了。袁承志听踢门之声,知他武功非常不凡。黑暗中刀光明灭,安大娘挥刀直劈出来。安大人笑道:“好啊,行刺亲夫!”怕屋内另有别人,不敢窜进,站在门外白手和安大娘厮斗。袁承志渐渐爬近,睁大眼睛观战。
[118]《明清史料》丙编,辽将自称“在此建功何用”,故“北去胡”而投降满清,此中有人致书旅顺明将:“南朝主昏臣奸,谗谄忠良。”
[111]袁崇焕下狱后,毛文龙的朋友乘秘密求为毛昭雪,要求赐谥抚恤。崇祯不准,说毛之死是“罪有应得”,不准以袁崇焕为藉口而昭雪。见程本直:〈漩声〉。
袁承志心想:“听这姓安的口气,一时不致伤害于她,我且多密查一会,再脱手相救。”乘那安大人哈哈狂笑、安大娘破口痛骂之际,缩身从门角边钻了出来,悄悄摸到墙壁,发挥“壁虎游墙功”直上,蹲在梁上。
[119]程本直〈漩声〉:“掀翻两直隶,踏平一十三省,求其浑身担荷、彻里承担如袁公者,正恐不成再得也。此以是袁公值得程本直一死也。”
[113]朝廷抄袁崇焕的家,家里穷得很,没有涓滴多余的财产。他在辽西的家眷放逐到浙江,厥后改放逐到贵州,在广东东莞的放逐到福建。《明史》说袁崇焕没有子孙。近人叶恭绰则说:“袁后嗣不知以何缘入黑龙江汉军旗籍。”按民国《东莞县志》卷九七:“袁督师无子,相传下狱科罪后,其妾生一子,匿都城官方,大兵入关,为满洲某所得,隶籍于旗。”袁崇焕的冤狱,到清朝乾隆年间方才得以本相明白。《明史》完成于乾隆四年七月,此中〈袁崇焕传〉中,按照清方的档案记载,直言皇太极如何用反间计的颠末。乾隆天子隔了几十年,才读到《明史》中关于袁崇焕的记录,对袁的遭受非常怜悯,下旨查察袁崇焕有无子孙,成果查到只要旁系的远屋子孙,乾隆便封了他们一些小官,那已是乾隆四十八年的事了。到底有无袁承志其人,史无明文。或有其人而史籍隐之。《碧血剑》中故事,皆小说家言也。袁骥永家藏《袁氏家谱》:“……长伯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终究崇祯三年被奸臣朦毙,生三子……子思(私)走广东东莞县……”袁骥绍家藏《袁氏家谱》:“三父执崇焕……荣拔于万历甲戌科,赐进士出身。后官至三边总督,辽东等督师,太子太保……终究崇祯三年被奸臣毙命,生三子,被奸臣奏准,将袁氏抄家,三子思(私)走广东东莞。”这家谱是崇焕二弟崇灿一系子孙所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