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碧血剑(70)[第1页/共4页]
[74]近人叶恭绰题袁崇焕墓有句云:“游仙黄石空余愿”。自注:“袁复兴督师,诸友饯别诗多以黄石、赤松为言,疑有所讽,惜袁不悟。”实在不是袁崇焕不悟;张良是功成身退而从赤松子游,袁崇焕底子没有机遇“功成”,天然谈不上“身退”。不过以他的热血热肠,即便是功成了,多数还是不肯身退的,必将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袁崇焕不是明哲保身的“智士”,而是奋不顾身的“义士”。
[82]《天聪实录稿》,七年玄月十四日,清太宗致朝鲜国王信:“贵国断市,不过以我国无衣,因欲困我。我与贵国未市之前,岂曾赤身赤身耶?即飞禽走兽,亦自各有羽毛……满洲、蒙古固以劫掠为生,贵国固以自守为素。”
C.P.Fitzgerald:China,A Short Cultural History(中国文明简史):“都城的职位,是明朝首要的缺点之一,是它覆亡的首要启事。”该书对明朝定都北京的倒霉有详细阐发,见pp.463-464。
[93]袁崇焕奏本:“……臣因而悉其狼子野心终不成制,欲擒之还朝,待皇上处罚。然一擒则其下必哄然,事将不测。唯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法,诛之瞬息,则众无得为。文龙死,诸冀恶者念便断矣……但文龙大帅,非臣所得擅诛。便宜专杀,臣不觉身蹈之。然苟利封疆,臣死不避,实万不得已也。谨据实奏闻,席敝待诛,惟皇上斧钺之,天下是非之,臣临奏,不堪战惧惶悚之至。”
[71]袁崇焕〈归庾岭〉:“功名劳十载,心迹渐依违。忍说还山是?难言出塞非。主恩六合重,臣遇古今稀。数卷封章外,浑然昔日归。”
[96]陈玉树《后乐堂集》〈袁崇焕杀毛文龙论〉:“崇焕以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兼登、莱、天津军务,赐尚方剑,便宜处置。明制:督师赐尚方者,得斩总兵以下。是崇焕本有专杀之权者也。”
[92]厥后大大驰名的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都是毛文龙的义孙,当时叫做毛有德、毛精忠、毛可喜。
[90]普通册本(包含《明史》)上记录,都说袁毛的会晤地是在双岛。《荆驼逸史》中辑有〈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委曲记〉一文,采取的是日记体,从蒲月廿二日袁崇焕解缆到六月十一日回宁远,每日记录海程、所经岛屿、风势、船只、兵员、官员姓名等等,非常详确,作者明显是袁崇焕随行的幕僚或部下。他写作态度非常忠厚,对于袁毛密谈三日三夜,因他没有参与或听到密谈,以是只记两人“二更火线散”、“私语半夜方散”,记录两人密谈后的神采,却不记私语内容,全无平空猜测的言辞,合于当代要求最严格的报导体。该书记录袁毛相会的地点是在岛山,离旅顺陆路十八里,水路四十里,距双岛有半日水程,中间隔了松木岛、猪岛、蛇岛、蛤蟆岛等很多岛屿。我比较各种质料,感觉岛山的说法似较可托。
[76]崇祯召见袁崇焕的景象与对话,首要按照李逊之所著《三朝野记》与文秉所著《烈皇小识》两书,厥后周延儒对袁崇焕的诽谤,也按照这两书所载。李逊之的父亲李应升是反对魏忠贤而被害死的闻名忠臣李忠毅公。文秉是文征明的玄孙,他父亲文震孟在崇祯时任大学士。文震孟最着名的事,是在天启年间上奏,直指天子诸事不睬,如同“傀儡退场”,朝政全由魏忠贤摆布。魏忠贤因而叫了一班傀儡戏,到宫中演给熹宗看,熹宗看得大乐。魏忠贤便说:“文震孟说皇上是傀儡退场,那就是这模样了。”熹宗当然大怒,将文震孟在朝廷上打了八十棍。李逊之和文秉二人是名父之子,正视名声与节操,他们记录朝中大事,应当相称可靠。别的并参考《崇祯实录》及《崇祯长编》之崇祯元年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