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70章 碧血剑(70)[第1页/共4页]

[88]皮岛在朝鲜写作椵岛。这个“椵”字,汉文音“驾”,但朝鲜人读作pi音,以是中国人就简称为皮岛。有一秘闻当风行的讲清史的浅显著作说皮岛即陆地岛,地理弄错了。陆地岛在皮岛和大连之间,离皮岛约一百海里。皮岛是朝鲜处所,陆地岛是中国处所。皮岛在黄海中,身弥岛之西,大和岛之北。面积不大。

[102]《崇祯长编》,十一月十五日兵部有疏云:“畿东州县,风鹤相惊,人无固志。自督师提兵入援,分拨驻防,遂耸然无恙。”得旨:“谕兵部:袁崇焕入关赴援,驻师丰润,与蓟军东西猗角,朕甚嘉慰。即传谕崇焕,多方筹划,计出万全,速建奇功,以膺懋赏。”又谕:“各路援兵,全听督师袁崇焕调剂。”崇祯这道上谕中,“计出万全”与“速建奇功”两件事底子是大大冲突的。

C.P.Fitzgerald:China,A Short Cultural History(中国文明简史):“都城的职位,是明朝首要的缺点之一,是它覆亡的首要启事。”该书对明朝定都北京的倒霉有详细阐发,见pp.463-464。

[82]《天聪实录稿》,七年玄月十四日,清太宗致朝鲜国王信:“贵国断市,不过以我国无衣,因欲困我。我与贵国未市之前,岂曾赤身赤身耶?即飞禽走兽,亦自各有羽毛……满洲、蒙古固以劫掠为生,贵国固以自守为素。”

[96]陈玉树《后乐堂集》〈袁崇焕杀毛文龙论〉:“崇焕以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兼登、莱、天津军务,赐尚方剑,便宜处置。明制:督师赐尚方者,得斩总兵以下。是崇焕本有专杀之权者也。”

[69]袁崇焕〈南还别陈翼所总戎〉:“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超主眷,心苦先人知。麋鹿还山便,麒麟绘合宜。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此中“功高超主眷”这一句,不免含有苦涩的意味。天启毫不是明主,天下皆知,本身功高如此,成果却得了如许的“眷”,这位“明主”,真是“明”得很了。“翼所”是明抗辽名将陈策的字,但据杨宝霖先生考据,陈策于天启元年在援沈阳之战中阵亡,以是此诗中的陈翼所当非陈策,而另有其人。

[86]督师本来比总督略高,但在于谦的时候还没有设督师,当时总督是职位最高的带兵文官。见吴:〈明朝的军兵〉。

[87]即今辽宁省丹东市之北的九连城,与朝鲜的义州隔鸭绿江相对。

[98]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定都》:“北都之亡忽焉,其故何也?曰:亡之道不一,而定都失算,以是不成救也……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困于阳和,景泰初都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都城岁岁戒严,高低精力毙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

[91]〈委曲记〉记录当时景象说:“酒叙至终,(袁)方有傲状,毛帅有不悦意态。”

[78]《明史·钱龙锡传》:“龙锡奏辩,言:‘崇焕陛见时,臣见其丑陋,退谓同官:此人恐不堪任。’”钱龙锡是宰相,他这话也是胡说八道,怎能见人家边幅丢脸,便说他不能担负大事?

[103]朝鲜对明清战事密切重视,以是朝鲜方面的记录也很有参考代价。据朝鲜《仁祖实录》卷廿二:“(袁)军门领诸将及一万四千兵……由间路驰进北京,与贼对阵于皇城齐化门。贼直到沙窝门。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鏖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兵三十里。贼之得不攻陷都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