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金庸作品集(简体新版)》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70章 碧血剑(70)[第2页/共4页]

[102]《崇祯长编》,十一月十五日兵部有疏云:“畿东州县,风鹤相惊,人无固志。自督师提兵入援,分拨驻防,遂耸然无恙。”得旨:“谕兵部:袁崇焕入关赴援,驻师丰润,与蓟军东西猗角,朕甚嘉慰。即传谕崇焕,多方筹划,计出万全,速建奇功,以膺懋赏。”又谕:“各路援兵,全听督师袁崇焕调剂。”崇祯这道上谕中,“计出万全”与“速建奇功”两件事底子是大大冲突的。

[69]袁崇焕〈南还别陈翼所总戎〉:“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超主眷,心苦先人知。麋鹿还山便,麒麟绘合宜。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此中“功高超主眷”这一句,不免含有苦涩的意味。天启毫不是明主,天下皆知,本身功高如此,成果却得了如许的“眷”,这位“明主”,真是“明”得很了。“翼所”是明抗辽名将陈策的字,但据杨宝霖先生考据,陈策于天启元年在援沈阳之战中阵亡,以是此诗中的陈翼所当非陈策,而另有其人。

[71]袁崇焕〈归庾岭〉:“功名劳十载,心迹渐依违。忍说还山是?难言出塞非。主恩六合重,臣遇古今稀。数卷封章外,浑然昔日归。”

[70]袁崇焕〈天启六年六月初旬日谢升荫疏〉中说:“且武人奔竞,少直立便欲厚迁,略分歧辄思激去,威胁朝廷,开衅同类,令边陲始终不得一人之用,臣最疾之。臣本日不自处于恬,何故消诸将之竞?况臣原无繁华之心,又皇上所鉴也。”对这个辞赏的奏章,朝廷的批答是:“奉圣旨:袁崇焕存城功高,加恩示酬,原不为过;乃三疏控辞,愈征克让。还着遵旨祇承。该部晓得。”

[88]皮岛在朝鲜写作椵岛。这个“椵”字,汉文音“驾”,但朝鲜人读作pi音,以是中国人就简称为皮岛。有一秘闻当风行的讲清史的浅显著作说皮岛即陆地岛,地理弄错了。陆地岛在皮岛和大连之间,离皮岛约一百海里。皮岛是朝鲜处所,陆地岛是中国处所。皮岛在黄海中,身弥岛之西,大和岛之北。面积不大。

[73]陈子壮:“曾闻缓带高谈日,黄石兵筹在握奇。”梁国栋:“笑倚戎车克壮猷,关前氛祲仗谁收?忻看化日回春日,再上邢州护锦州。”傅于亮:“天山自昔凭三箭,辽左现在仗一夫。秉钺纷繁论制胜,笑谈尊俎似君无?”邓桢:“冠加荐角峨应甚,赐有龙文许自专(指尚方剑)。借箸独当天下计,折冲随运掌中权。”邝瑞露:“行矣莫忘黄石语,麒麟回顾即江湖。”“供帐夜悬南海月,辩才春落大江潮。”“衣布尚怜天下士,高歌谁是眼中人?”邝瑞露即邝湛若,广东名流,南海人,后助守广州,清兵破城时不平而死。

[72]袁崇焕〈过诃林寺口占〉:“四十年来过半身,望中祇树隔尘凡。现在着足空王地,多了畴前学杀人。”“空王”是指释迦牟尼。

[82]《天聪实录稿》,七年玄月十四日,清太宗致朝鲜国王信:“贵国断市,不过以我国无衣,因欲困我。我与贵国未市之前,岂曾赤身赤身耶?即飞禽走兽,亦自各有羽毛……满洲、蒙古固以劫掠为生,贵国固以自守为素。”

[78]《明史·钱龙锡传》:“龙锡奏辩,言:‘崇焕陛见时,臣见其丑陋,退谓同官:此人恐不堪任。’”钱龙锡是宰相,他这话也是胡说八道,怎能见人家边幅丢脸,便说他不能担负大事?

[95]梁启超在《袁崇焕传》中说:“吾觉得此亦存乎其人耳。毛文龙不死,安知其不执梃为诸降王长?”意义说,毛文龙如果不死,说不定他反而是投降清朝的第一大降王呢。但是这也是测度之辞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