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中美教育之比较(1)[第2页/共3页]
郎咸平:大学毕业也找不到。
信力建:现在中心财务和处所财务严峻错位。中心财务只办大学,县以下的村财务、镇财务办九年任务教诲。这个必定是悖论了。在西方国度,中心财务对九年任务教诲的拨款或者转移付出是最大的。我们现在恰好用到九年任务教诲的中心财务只占教诲经费的百分之一点几。
全天下来讲,普通统统的百姓的孩子,当局都有任务去帮忙他。特别是贫民的孩子,更应当到公立黉舍去读书。富人的孩子放弃当局的补助,去选一个私立黉舍,去享用好的教诲。你本身付费。在中国,贫民的孩子到了民办黉舍,富人的孩子到了公办黉舍。
王牧笛:我们大学没有毕业,连事情都找不到。
郎咸平:我很担忧到最后各级当局又像寻求GDP一样,追请教诲的财务比例的进步,而教诲质量越来越糟。明天我们的GDP这么高,但质量是很差的。那么教诲是不是一样呢?我们要进步教诲经费,当然我悲观其成。但题目是:拿这么多钱你想干甚么,你的教诲理念是不是对的。中国走到现在,我们的教诲不是在搞创新。我常常攻讦一个黉舍。中国科技大学不是搞个少年班吗?但是,遵循它毕业生目前的成绩来看,和普通大学没有甚么明显不同。为甚么呢?因为他们在初中高中所提拔的尖子底子都不是有缔造力的人,而是解题妙手。以是中国教诲最大的题目是只重解题,而不重缔造才气。在如许的教诲体系中,你给他钱多是干甚么呢?要去考奥林匹克数学比赛,又在解题、背甚么汗青、地理,又搞这个东西,这就是我们会干的事。
信力建:你说的这个确切(如此)。美国有三个法律,能够跟大师分享一下。林肯在束缚黑奴今后公布了一个法律,要求黑奴读书,读七天或者十多天。就(学)种庄稼、种玉米,逼迫他学习种庄稼的体例。以是这第一个法律影响美国走向教诲强大。第二个法律就是“大兵复员法”,把大部分的甲士送到大学去学习。这个大兵法对战后美国兴旺生长非常无益。大兵去学习是当局出钱,但是让官方去办学,不是当局办学,当局只是给钱。第三个法律是克林顿期间的,叫“一个也不能够后进”,“一个也不能少”法律。
王牧笛:不过这可也反过来看。恰是因为中心财务的拨付不敷,才为像信总如许的教诲实业家、官方本钱、社会力量办学供应了能够。
2010年天下两会,教诲题目仍然成为热点。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当局事情陈述》中多次提到教诲生长的内容,并夸大教诲依托着亿万家庭对夸姣糊口的期盼,干系着民族本质和国度将来。不提高和进步教诲,国度不成能强大。在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各种教诲题目中,教诲体制鼎新和教诲资本公允成为核心。前不久,教诲部提出《国度中耐久教诲鼎新和生长打算纲领》并公开向社会收罗定见。纲领明白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度财务性教诲经费支出占海内出产总值比例4%的目标。教诲新政问计于民成为2010年中国教诲新等候。
信力建:2012年达到GDP的4%,17年没有做到的事情,2年能做到吗?
信力建:20年前我去英国,广州没有一条地铁。英国100、200年才修了13条地铁。20年后,广州已经开通了6条地铁,打算中十多条地铁。情愿搞地铁不肯意办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