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道佛争,道宣有意说四禅[第2页/共3页]
莫闲咂舌,说:“如此多的禅法,有甚么标准?”
莫闲从说话中得知,识含宗是一种玄学化的佛宗,以为三界如长夜之宅,而心识是大梦之主,如参透这一点,则万物皆空。
道宣说:“道真,杜口,两教悠长,本相不为你我所知,怎可托口雌黄,辱及道祖。”
“很成心机的说法。”莫闲浅笑到。
“施主的话不错,我佛门是以空为宗,你们道门,不说也罢。”道宣说。
而《黄庭经》中,虽是存思为主,不过,莫闲现在还未进入这个层次,固然他已到入静境的胎息层次,已能见到内明的开端,但他还未存思诸神。
以是,莫闲的就教,反而正中道宣的下怀。
这一点,不得不说佛教做的比玄门强,因为道讲平静有为,普通修道者,对于人的态度是顺其天然,而佛教则分歧,每一个宗派都在冒死布道,恨不得天下人都信佛。
莫闲到此,比较详细地体味四禅八定的修习,如果他弃黄庭之道改修禅法,不是不成能,但二者之间,仿佛底子分歧,四禅八定完整不问气的熬炼,比如初禅三天中第一天,也就是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
莫闲回过甚来,向着道宣一礼:“多谢道友,你操心了,让我明白禅定和我修习之间的分歧与联络。”
按佛门说法,活着尊释迦牟尼降世前,东方有五百圣者出世,在无佛期间,他们悟到了佛法,虽不称为佛法,他们就被称为辟支佛,老子就是其一。
“入了欲界定后,又会如何?”卫森见莫闲不受两方的影响,持续在跟道宣在闲谈,他看得出,道宣仿佛在引诱莫闲,眉头微皱,心中一动,插嘴道。
此时,韦清和道宣同时怒斥,韦清说到:“道佛两门,常常受功德者所教唆,你们竟然信赖那种无稽之谈,挑起之间纷争,还不杜口。”
实在,莫闲想通了天下的本质为何,佛以天下为虚幻,而道是天下的底子,超有无而言道,正如道宣所说,道也是勉强定名,只是天下本源和规律,对莫闲来讲,天下在他目前层次上,就是天赋一炁所派生的,今后会如何样,只要他不死,他的修行增加,或许他的观点还会窜改。
厥后另有无色界四天,那是四无色定的范围。
梵辅天者,以离欲恶不善念念择法行之,所行罪过减少;
梵身天者,离欲恶不善念念得住于身;
此四天为修四禅定初禅得业清净的过程。
莫闲皱起眉头,他所说的这类环境,仿佛是他修行黄庭大道所碰到的环境,莫非黄庭大道是他所说的邪定?
“多谢师兄。”莫闲笑着施了一礼。
一句话,它们根基上是精力修炼过程,物质在减少,而精力在增加。
莫闲堕入深思,过了一会问到:“未到地定后,到了初禅?”
卫森也是莫名其妙,莫闲究竟悟到了甚么?
又一细想,环境还是分歧,那种环境呈现得很迟,目前莫闲还没有呈现,再说,禅定中没有传闻呈现胎息,即便呈现,必然是在初禅今后,看来,二者着眼点分歧。
莫闲明白了,这类定不依靠一物,完整虚空,从安般(数息)动手,逐步过渡到欲界定,然掉队入未到地定。
大梵天,不需择法罪过亦不起,始得业清净。
自未到地定呈现,便开端进入初禅天,由未到地定深切,思惟便上升初禅天,莫闲明白了,道宣这么说,那色界和无色界只是禅定的境地,而佛教徒却以为是实在的,故此说天下是虚幻的。